央视又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为何敢与《舌尖上的中国》争

ZNDS资讯 好大的太阳 2016-12-01 17:37

  我们从小到大难免会有一些大病小灾,那时候老一辈总是会推荐中医和中药,


  可最后几乎没有体验过望闻问切,人生仅有几次喝中药的经历,也绝对谈不上愉快。

  

  中医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与以西医为代表的现代医学又有何关联?

  

  也许这部纪录片会让你对中医神乎其神又高不可攀的印象有所改观。


  这么一部讲中医的纪录片,竟然可以被拍得这么美,完全可以当做风光片来看。


  就是那绿油油的草地上晒着的红花的红,秋霜打过的桑叶满眼的绿,不用熬成药,就足以给我们这些每天穿梭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的都市人洗洗眼睛了。


  片中每一集都会介绍若干种草药,每一样草药的介绍,都会引用《中国药典》,前人的经验在这一刻发扬光大,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干货密集度极高,《本草中国》并不是科普纪录片,而是人文纪录片。


  对于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只是提纲挈领,轻轻几句带过。


  而这些药材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介绍,它们背后的故事更有意思。


  比如藏红花的采摘,要每天早上九点之前,花朵上的花丝刚出头就要将花朵整个摘下来,然后轻轻的将花瓣拨开,取下三根红色的花丝。


  再比如红曲的制作,要将籼米洗淘干净,再放水中浸泡一整晚,第二天上笼蒸饭要不软不硬,方便菌种寄生,最后浇上调和好的红曲母。


  虽然红曲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大趋势,但老中医却依然执着于古法发酵红曲,无非是坚持一个手工艺人的精神,付出耐心等待时间,让一切自然的发生。


  我们终于明白,静静的等待一朵花开,等着一场霜降,听着雨水敲打着屋檐,听池塘里的蛙声,等红曲慢慢发酵,慢慢变红是件多淡然愉悦的事情。


  印象中高大上的中药,其实是何等接地气。


  跟蔬菜瓜果稻米麦面一样,它们都是人民的劳动果实,一样需要辛勤的培育,精准的时节把控,各种农作工具的参与,每一个步骤都浸染了民间智慧。


  制药过程中体现的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本质上与任何一门手艺学问,并无二致。


  只是从植物变成良药的加工过程是极其繁复的,浸泡、烘烤、晾晒、水煮,这当中有着多少的步骤,又有多少的心血。


  但是技术的传承总是艰难的,时代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中草药被一颗小小的胶囊替代,中医似乎步入了一个尴尬的阶段。


  中医身陷囹圄,坚持古法的中药人,也变得比大熊猫还珍贵。


  和《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沿袭的最传统的师徒制度一样,


  爱其师,尊其道,手艺行当中师徒之间的默契,才使得技艺有了温情。


  同样是长期的筹备和艰难的摄制,同样是足迹踏遍整个中国,同样是深邃的华夏传统文化为指引,同样打了一张硕大的情怀牌,我相信用“舌尖上的中药”之类的标题来形容这部纪录片再贴切不过。


  正是影片中小小的情怀片断,构建起对那些孜孜不倦的中医药人大大的敬意,足以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中医药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几千年都没有改变过,那种穿越时空的生命的美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体会。


  在当贝市场下载影视快搜,搜索"BCZG"观看《本草中国》!更多热播影视还请关注影视快搜微博、微信:ysksou!


  关注智能电视资讯网news.znds.com,任何电视资讯,尽在你的掌握!


下一篇
虽然2016年被称作虚拟现实年,Oculus、HTC、谷歌以及索尼全都发布了自家的头戴式显示器,但是2017至2018年将会成为增强现实年,或者混合现实年。既然增强现实距离成为主流只差一两年…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