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知不觉,国内智能音箱市场之争已渐入平息,也步入了发展的第二个年头。而国外智能音箱市场,则更为成熟。
据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音箱的总销量达到 920 万,同比增长 278%。其中,亚马逊和Google 依旧分别稳居全球第一、第二;阿里和小米作为国内代表首次登上榜单,分别位于全球第三和第五;而苹果居于两者之间,名列第四。
先行者:Echo
凭借其先发优势带来的保有量份额,亚马逊依然能够在第一的宝座上岿然不动。在 2018 的第一季度,Echo 的销量大约为 400 万台,比去年翻了一番。
然而,相比去年同期,其市场份额从 81.8% 降至 43.6%,缩水近一半。正如Strategy Analytics 的经理David Watkins 所说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增长强劲,而亚马逊和 Google 都未能参与其中,与此同时,阿里和小米则顺势抢占了市场的有利地位,跻身全球前 TOP 5。
追赶者:Google Home
作为亚马逊 Echo 一直以来的追赶者,Google Home 这次最大变化就在于——大大缩小了与前者的差距。其销量由去年同期的 30 万台增长到 240 万台,增长率达到 709%,市场占有率由 12.4% 增长到 26.5% ——与亚马逊的差距由 69.4% 减小到 7.1%。
一方面,随着智能音箱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消费者的「选择诉求」会增强,即他们会开始选择除 Echo 以外的智能音箱,这无疑就给了?Google Home 机会;另一方面,Google Assistant?的智商逐渐可以媲美亚马逊 Alexa, 消费者对 Google Home 的用户体验也建立起了信心。
姗姗来迟的入局者:HomePod
苹果的 HomePod?于去年 6 月发布,直到 2 月 9 日才上线销售,在不到一季度的时间里售出 60 万台,占据了 6% 的市场份额,然而却远比不上亚马逊和 Google。
虽然?HomePod 的音质在同类音箱中表现出色,但?Siri 的智商却重重地拉了后腿。此外,这款音箱适配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苹果体系内的产品)和价格(349 美元)也是?HomePod 的较大的阻碍力。
另外据相关媒体透露,由于?HomePod 上市后的表现没有达到苹果的销售预期,苹果对其供应商库存订单进行了大幅下调。
国内智能音箱弄潮儿:阿里和小米
去年的第一季度期间,国内智能音箱市场仍处于空白期,而随着市场的爆发,国内智能音箱出现「百箱争鸣」的现象。其中,阿里和小米分别凭借电商、智能家居生态的优势突出重围,在今年第一季度分别以 7.6%、2.4% 的市场份额冲上了全球TOP3 和TOP5。
然而,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的「爆发」都只是表面,「不成熟」依旧是现状,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音箱的主要因素依旧是价格,而阿里和小米似乎也深谙这个道理。
先有小米延续「屠夫式」的定价风格,给小爱音箱定下 299 元(米粉节期间下调到149 元)的低价,一时供不应求;后有阿里在去年的双十一用 99 元的价格来「铺量」,销量因此超过百万。
今天三月份,小米和阿里又先后推出 mini 版本智能音箱小爱音箱 mini(定价 169 元,米粉节下调到 99 元)、天猫精灵 M1(定价 299 元)来冲刺市场,带来了十分可观的销量数据。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随着智能音箱市场的不断成熟,亚马逊的先天优势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弱化,至于未来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相信市场会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