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节前后,家电涨价的舆论此起彼伏,甚至都惊动了发改委出面了解情况,约谈企业。可见家电涨价的影响力确实很大。毕竟,家电现在已经是居民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商品,价格波动直接关乎到民生。
家电价格涨跌有序才是健康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经济规律的作用,家电产品的价格涨涨跌跌,其实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当前的媒体舆论,跟风者实在太多,缺少自主的判断,基本上都是一边倒。一个媒体或者专家说涨价,大家一起喊涨价;一个媒体或专家说降价,大家也都喊降价,严重缺乏客观公正的分析判断。
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终端产品的调整,是涨是跌,其背后是有着重要的原因的。就企业而言,既有想涨价的动因,也有想降价的愿望。关键在当前涨跌矛盾之中,哪一个是主要矛盾?哪一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就本轮的市场涨价而言,原因也不尽然是一边倒。从涨价方面来说,确实存在触动的因素,主要原材料涨价,公路运输费用上调,人力成本增加的累积效应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倒逼企业涨价,以通过涨价转移上游带来的成本费用压力。
从降价方面来说,也不是说没有压力。不难发现,现在多数家电产品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严重,企业之间的竞争始终惨烈等等。在这种背景下涨价,无疑是加剧矛盾的激化,对企业的市场竞争极为不利。为什么价格战令人讨厌,却总是此起彼伏,难以灭绝,根本原因就在于产能过剩、供过于求。
当然,家电行业企业所处的地位差异,也对是否涨价的反应不一。客观来讲,中小企业遭受的压力要大一些,龙头企业涨价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起码龙头企业向上游采购的议价能力要比中小企业强。化解涨价因素强的企业对涨价的诉求就不那么积极果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所处的地位和发展阶段不同,对于是否涨价也在主张上有所差异。有的企业力图清理净化行业,上游原材料等涨价加剧了生存压力,正好达到行业洗牌的目的;而有的企业是为了维持自己财务报表稳定,希望终端产品价格调整把上游涨价的压力转移出去。所以说,同样是企业,或许同样是龙头,对待涨价观点就决然不同。这需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去分析理解。
企业放风试探市场,媒体就跟风随波逐流,在市场形成涨价的舆论。不是客观地对市场进行反应,而是被一些企业的舆论所绑架。在市场上,出现一种声音绝对是不正常的。如果真的是一种声音的话,也就没有什么争鸣的了,那确实是某一因素出现大幅变动,成为改变价格的主要矛盾。
涨价也必须是水到渠成,不是上游原材料涨了,下游的产品一定就要跟着涨。因为,主导价格的不仅仅是上游原材料一个,是很多各方面,包括企业在内的主客观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轮涨价虽然喊得很凶,除了彩电因为近期台湾高雄地震可能导致面板供不应求涨价外,就空调产业而言,龙头格力明确表示不涨价,其他企业也很难涨得起来。冰箱海尔如说不涨价,行业也没有真正涨价的可能性。
此外,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像彩电的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价格涨跌。OLED以及激光电视,当他们成为市场主角时,一方面由于他们都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一旦市场需求放大,上量必然会拉升整体彩电行业的均价;另一方面上量普及形成一定规模后,也意味着生产成本的随着量大而摊薄,是一个不断降价的过程。这样既有均价提升的因素,也有逐步降价的动力。就看届时哪种因素占据主导地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家电这个成熟行业的价格,齐上齐下是不正常的,涨跌有序才是符合市场的规律。毕竟,在市场上的企业规模不一,发展阶段不同,经营理念差异,必然会导致对待价格涨跌的策略不同,形成差别才是真实的市场!整齐划一,那是被舆论扭曲了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