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机顶盒都成白菜价了 广电机顶盒为何还那么贵?
2016年10月中旬,中国移动2000万OTT终端集采报价出炉:
1)含杜比的平均价格为150.02元,不含杜比的价格为144.18元。
2)含杜比的最低价格为124.02元,不含杜比价格为118.17元。
而在2016年2月份的那次集采中,含杜比149元,不含杜比135.91元,本次又把价格往下干掉了15%。
看过之后,常话短说小编除了感叹杜比是家好公司之外,平均不到150元的OTT终端,电信运营商俨然把盒子干成了白菜价。
但是作为广电人,小编又不淡定了,痛心疾首啊!
经过这么多年的数字化整转和集采,有线电视机顶盒的价格却为毛还是那么贵?
就好像为啥八一大院门口的那么多烟酒专卖店,没啥生意却不倒闭,问题貌似并不简单!
1|逐渐下降的价格
下图是2016年6月份某县级网络公司高清基本型(非互动)机顶盒的中标信息:
下图是2016年初某市级网络公司高清互动机顶盒的中标信息:
而下图是2012年的一则高清数字机顶盒的中标信息:
常话短说发现,这几年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价格确实下降了不少,2007、2008年左右的时候还需要1000元一台,2016年有线高清互动机顶盒的招标价则不到300元,降幅不可谓不大。
但是跟IPTV、OTT机顶盒比起来,那就小巫见大巫了。
这是为啥?
2|主客观的因素
小编也暂时归纳了一些原因,以下为客观成本因素:
1)跟IPTV/OTT机顶盒相比,广电机顶盒多了一块tuner成本,这是DVB广播不可或缺的模块,除非广电做全IP分发,否则省不下来。
2)广电机顶盒越来越多的把EOC/CM模块内置到机顶盒中,比如家庭网关、融合终端等,这大幅提升了广电机顶盒的终端成本。
3)CA是广电机顶盒必不可少的模块,成本大约在30左右。
4)由于广电机顶盒标准化程度低,机顶盒厂商需要做大量的集成工作,相关的软件授权以及人力开发成本分摊到每台机顶盒中,也是一块不可忽视的成本。
5)相比电信集团式千万级规模的招标,广电大量以省,乃至市县级为单位进行招标,百万级就是大单,十万级很常见。广电的集采规模低,价格下不来很正常。
6)由于广电招标单位比较分散,与之对应的是大量代理商参与招投标,雁过拔毛嘛,何况也更好“做局”,客观上拉高了招标价格。
当然,还有一些思维上的主观原因:
1)很多网络公司还把盒子终端看成是一个赚钱途径,而不是作为用户入口。反映在用户层面,一个普通盒子的零售价格在5、600元,甚至1000左右。中间的差价是赚到了,但是相比互联网企业补贴卖电视,思维不在一个层面。
2)大部分网络公司都采取终端+套餐的捆绑销售策略,但为了降低用户业务敏感度,故意在宣传上拉高终端价格,形成用户认知上的误区。
3)广电封闭的技术标准体系让其成为少数熟人的游戏,最终形成一些潜在的利益链,固化终将导致腐化。新的血液参与不进来,也不想参与进来,成本和价格肯定不好降下来。
广电机顶盒为什么那么贵?既有客观上的成本因素,也有主观上的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