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ing接口时代王者,评先锋SEC i800入耳降噪耳机
作为日系音频老牌劲旅,先锋耳机沉寂有一段时间了,自从前几年的重量级作品SE-master1动圈耳机后,再没什么重量级作品,直到本文的主角SEC-i800R出现,先锋再一次回归HIFI阵营。
不过这款SEC i800有些特别,它式针对Lighting接口设计的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在Lighting接口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先锋率先发力,售价高达1298元的它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抗衡Airpods以及引领Lighting接口时代了,请看燕七个人评测。
一、开箱鉴赏
包装部分
先锋SEC i800的包装非常简约,不过从包装上的中文信息可以看到这是专门针对国内市场进行发行的产品,最大的卖点硬是数字降噪。
从包装看参数
包装盒一侧可以看到相关配置信息,内置10.6mm的驱动单元,还真不小,阻抗达到22欧姆,比一般的入耳式耳机要高一点,灵敏度仅有97dB,中规中矩;此外在条形码上还可以看到生产日期和序列号,不得不说先锋在自己耳机上的防伪上一直很讲究。
开箱
除了外包装,先锋SEC i800也做了一个比较精致的内盒,毕竟1298元呐!内盒是一个左右翻盖式的连体设计,红色机身在黑色海绵体内衬中镶嵌的严严实实,加上整个包装盒比较紧致,防震防摔毫无压力。
收纳包
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SEC i800在包装盒底层中放置了两个收纳包,如上图,相当精致小巧,一个用来装耳机,一个用来装耳塞。不过个人并木有携带收纳包的习惯,一般都放在家里吃灰了。
耳塞
三对大中小硅胶耳塞方面根据机身做了颜色设计,看上去非常可爱,柔软度不错,贴耳比较舒服。
全家福
收纳包两个,耳塞四副,说明书一份,产品保证书一张,线夹一个,耳机主机一副,最显眼的非收纳包莫属。
二、产品细节鉴赏
腔体
SEC i800的腔体形状比较怪异,由于内置直径10.6mm的驱动单元,所以形体偏大,中间粗,入耳部分呈锥形,单侧重量在8g左右,还算是在耳朵的承重范围之内。
腔体细节
SEC i800的腔体由两瓣构成,入耳部分表层有类似磨砂的颗粒感,摸上去还是比较顺滑并且标注有不大清晰的左右标识,关于标识这个设计还是得吐槽,因为没有颜色区分,基本很难辨认,大可以用导线上的颜色区分。
喷嘴
喷嘴部分较小,音腔长度一般,不过足以直入耳道。
导线
导线部分算是先锋耳机的一大特色,并不像常见的导线深入进去,而是镶嵌在后盖上,后盖也显得有棱角,美观度各自看吧,个人并不大感冒,虽然有所创新。
线控板
SEC i800的线控板吨位有些大,估计会遭不少童鞋吐槽,不过这个并不奇怪,尤其是戴着手套的情况下它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单独说线控板吧,红色机身+黑色边框的颜值看上去不错(本款SEC i800一共红黑两种颜色,黑色款则是全黑),线控板上一共四个按键,音量加减键一看便知,除此之外暂停/开始键还承担着接听电话的功能,额外多的一个模式按键是用来切换户外、降噪、监听三种不同模式,单击即可,使用非常方便,除此还可以在APP上进行模式切换。
线体部分
线体方面SEC i800采用的是面条状的皮质线体,1.2米的长度,柔韧性不错,收纳指数偏高,就是红色不耐脏。
Lighting金属接头
看到这个果粉们应该都很熟悉了,工艺细节上并无创新,不过官方给出的信息显示它可以从IOS设备里接收48KHz/24Bit的无损数字信号,按此说法就是低损耗高还原,具体如何,下文音质部分有个人体验。
三、智能模式鉴赏
先锋SEC i800的APP叫做Pioneer ANC Tuner,直接在苹果商店进行下载,如上图,其APP的UI界面做的异常简约,并没有像常见的耳机和蓝牙音箱那样做内容,而仅仅只是一种音质工具,首页仅有降噪开关和EQ模式两大选项。
主动降噪模式
主动降噪模式的应用场景就不说了,不过大多数主动降噪耳机多为头戴式耳机,在入耳式二级上还少见的。其官网资料显示SEC-i800-R采用的是双麦克风处理降噪,电容式麦克风承担校正降噪信号,MEMS麦克风泳衣收集环境噪音,看到这里我大概明白了为何SEC i800的线控板会比常见的要大。
由上图可以看到在降噪模式页面不仅有降噪开关,还有监听级别显示,三角形的显示如果不点击一般人看不懂,上下两点为高低两种监听级别,右边三角点为关闭模式,实际体验中确有明显变化。
EQ模式
EQ模式下有舞曲、爵士、流行和自定义四种选择,我就纳闷为何没有摇滚,不过下方有可供调节的数据让人自由发挥,设计上确实有几分独特。
四、音质鉴赏
低频
SEC i800的低频下潜还是有明显的深度,音底厚度一般而已,给人一种内敛而不失轻盈的感觉,开启高度监听模式后,低频也有几分清澈感,总的说来低频是偏厚实的,却又不会给耳朵轰炸的快感,而是三分轻盈七分决绝的稳重。
中频
在男声方面略有偏暖的迹象,音质饱满,情感亦有明显的体现,用它听许巍的《我的秋天》时竟然听出了许巍的咬唇,这个解析令人惊叹;女声方面则显得更为有线条感,听丁薇的《狗》可以感受到那种带有拖音的哀怨和忧伤,但收的却又很及时,力道控制的很好,同时开启降噪模式,人声贴耳而不咬耳;整体上是比较出色的,稳定而温和。
高频
相比中低频,先锋SEC i800的高频更有特色,来的更直接,在电影《梦之安魂曲》原声大碟中可以领略其富有冲击力的钢琴声的刺激,虽然有些直接,表现出的动态解析也比较写意,但全然听不出那种如鲠在喉的停顿,而是剑拔弩张的压迫感;不过延伸感上有些局限,有氛围感却在空间感上显得有点薄。
声场
在上文的高频鉴赏里个人刚说过先锋SEC i800缺一点延伸感,这对声场的影响有多大呢?
换LinkPark的《My December》来说,这种电子打击乐的声场是比较明显的,用i800来听,其空间延伸感明显许多,纵向声场亦有几分,但横向声场略逊一筹,更大的瑕疵在于声场的稳定性不够,也许是歌曲本身有意在创造一种“遥远”的距离感,又或许是对人声的解析过于出色,显得器乐在声场中有深一脚浅一脚的不均衡。
音质整体总结
先说解析吧,这款先锋SEC i800的人声解析是异常出色,器乐方面则稍逊风骚,所以大多时候个人是沉浸在人声中有些忘乎所以;顺便抛个梗,用SEC i800听赵雷的现场版《成都》,你会发现除了赵雷的声音,其它真没什么好听的。
在分离度上,SEC i800做的算是很不错的,层次感分明,器乐和和声部分也能拿捏到位,即使以痛仰的《安阳》为例,听了那么多遍突然觉得其鼓声竟然才是整首曲子的灵魂,以至于忍不住迅速去扒敲鼓的那家伙有何来头。
三频上,SEC i800的表现不算完美,不过毕竟是复合振膜技术主导的,整体上尚算均衡,中频部分稍凸出两分。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专为手机配备的动铁,又是主动降噪监听,先锋SEC i800在音质上的潜力是很大的,个人看好的是通过自定义EQ真能听得到印之上的实际变化,这也是对动铁耳机的一大技术突破,只是比较尴尬的它是降噪小王子还是HIFI新势力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或许接下来的耳机发展趋势并不是HIFI大众化,而是HIFI技术化,消费耳机专业化。
五、佩戴体验
先锋SEC i800的整体重量为20g,分解到每个耳朵上的重量大概8g,左右,虽然腔体有些肥大,但是造型很切合耳廓,如上图,个人耳朵是十分偏小的,但是戴上它相当合适,不过线体式的入耳并不大时候跑步,骑行倒没压力,底噪处理的很干净,维度的瑕疵,个人觉得1.2M的线体有些短,手机就不能放在裤兜里了。
六、整体总结
先说最敏感的吧,若不是1298元的价格有些令人望而止步,我相信它远胜于各类消费层次的耳机,当然也包括售价为1399的Airpods。
除此之外,无论是工艺做工还是音质以及降噪功能,先锋SEC i800做的都很良心,虽然不是划时代的革命之作,但在Lighting接口时代到来之际,它也是一大先驱,从行业的角度推崇它丝毫无争议。
从听感上讲,毕竟它是手机专用的,加上个人试听的苹果6P还算不上优秀的前端,如果换做更为优秀的果7来听,效果应该会更好,有兴趣的不妨一试。
关注智能电视资讯网news.znds.com,任何电视资讯,尽在你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