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5大直播方式解救传统电视窘境
导读:事实上,只要用心消化互联网直播所新拥有的互动元素,传播广电在这方面的优势,会得到非常明显的再造式提升。至少,对于决心收复直播阵地的传统广电来说,这样的五种类型的直播样式,既可实现互联网式的理念改造,又可以体现出自身原有优势的混和提升,应该是相对较为有益的实践尝试!
互联网直播兴起之初,整个传统电视界几乎是在用一种“不屑一顾”的眼光与态度冷眼旁观。但在它们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发展高潮、搅动一波又一波的市场投资风潮、又带动一批又一批的网红新生力量之后,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后知后觉地相继杀入这一领域,只是在“模仿”与“创新”之间一时还没能拿定主意。
广电主持人资源利用——秀场直播:
这也是互联网直播中最受欢迎的样式,而由更为专业、也更有“明星”气质与“人气”基础的广播、电视主持人直接上场,与网友、观众作亲密接触。
一般来说,模仿这种样式的直播节目,传统广电人上手起来还是蛮快。不过,存在问题也比较明显。
一般人觉得网红主播的节目都很简单,不就是一个人坐在镜头前面唱唱歌、卖卖萌、发发嗲、最多再露几手才艺什么的。
其实互联网主播大多都是白手起家,没有工资与底薪,直接经受市场观众的打赏考验,相对成功的主播背后,都有成熟完善的支撑团队,一般会称为“公会”。
不仅全面负责主播每天节目的话题策划、直播过程中的导播配合、还有直播间以外的各种通告活动,相当地专业与商业化,对此,后来的广播电视主播们明显是落伍得多啦!
广电自身资源开发——节目直播:
主要是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在自身正常播出的节目中,将手机带入直播间,放在前方进行同步直播。
这种直播尝试虽然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试过,但是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有了非常关键性的飞跃,也就是手机不仅仅起到了“将正式节目现场音画传播到互联网上”的广播播出功能,更是起到了将来自互联网上的观众互动交流直接带回到了广播直播间。
这类节目的注意点主要是,如何考虑到与原先广播节目的适度结合。因为如果只是在节目中随意与网友互动的话,就会让只从广播端收听的听众感到不适或莫名其妙。
所以,一般这类节目只会选择在中间播放广告的间歇,才会转向手机镜头,与网上观众互动,深度结合的弊端还是需要回避的。
广电社会资源拓展——幕后探班:
传统广电到今天为止,依然还是这个社会了的主流文化艺术传播机构,且不说是自己举办的各种晚会与重大综艺节目,就算是在任何一个地区举办的重要文艺活动,都少不了当地广电的参与,所以往往都是可以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可以最快最近地获得相关的花絮以及报道。
互联网直播手段可以在这一领域得到最大范围、也会是最显著效果的应用。这主要得益于娱乐报道相对较为宽松与自由,话题既不具有争议性、同时还能拥有较强的可看性,然后配合上相对拥有专业素质能力的广电记者或主持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以更加轻松与宽松的条件,开发各种反应台前幕后的有趣故事。
广电新闻采访的大胆突破——新闻直播:
大胆突破是因为这一领域向来的严管与谨慎对待的区域,只是近年来屡受互联网媒体的竞争与刺激,使得部分拥有开明领导的单位,勇于尝试及触碰敏感区域。
当然,也会精心挑选相对可控可预知的新闻事件,让前往现场的记者、主持人在第一时间用手机通过互联网对新闻事件进行直播。
广电做新闻直播而且多是打组合拳,即先行通过手机在现场抢夺新闻时效,第一时间对外发布,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性,在相对稍晚的广播电视正式节目中,进行全面、细致的后续报道,两相结合,真正发挥自己作为主流媒体应该发挥的作用。
广电传统优势的网络再造——明星访谈:
虽然眼下的明星,大多都可以自己开通互联网直播帐号,又或者自己受邀前往互联网直播平台与网络粉丝见面。
但是传统广电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性与权威性尚在,传统广电主持人对于这类访谈节目的内容策划、话题牵引以及过程驾驭,都显得更加专业与精致。
其实包括目前的互联网直播平台,比如去年一直播要采访傅圆慧,就专门邀请了专业电视主持人出身的李静来主持提问,而正是由于李静的专业与沉着,使得一直播的这次访谈在洪荒少女的所有访谈节目中显得是鹤立鸡群,效果突出。
事实上,只要用心消化互联网直播所新拥有的互动元素,传播广电在这方面的优势,会得到非常明显的再造式提升。
至少,对于决心收复直播阵地的传统广电来说,这样的五种类型的直播样式,既可实现互联网式的理念改造,又可以体现出自身原有优势的混和提升,应该是相对较为有益的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