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警惕智能电视对用户的隐私掌控
导读:21世纪无疑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伴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摄像头等智能化的家居类产品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可随之而来的隐私被弱化问题,屡屡出现。
一
1998年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彼得威尔执导的《楚门的世界》上映。谁承想,导演一语成谶,十几年之后,中国现实版楚门的世界欣然上演。
2017年4月份,一则关于监控画面出现在水滴直播平台上的新闻迅速占据人们的视线,引起全国网友的争论。据南方都市报、vista看天下、澎湃新闻等知名权威媒体报道,消息称多地学校课堂宿舍被直播,学生一举一动均被传上网。不仅如此,更有新闻称不光教室,游泳池、盲人按摩馆、酒店大堂、内衣店等均有过被直播的经历。
事态发酵后,水滴平台回应称将设立密码保护,仅限家长观看。公共场所装有摄像头,这无可厚非。可是将其监控画面传播至直播平台,供各路网友观赏,这真的没有问题吗?随着智能摄像头越来越普及,功能越来越强大,衍生而来的隐私问题也不容小视。
二
事实上,随着高科技智能产品的发展,不止智能摄像头会暴露用户隐私,长期记忆用户行为与习惯的智能电视也有可能。
根据Parks Associates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付费电视在美国市场发展非常迅猛。以美国为例,有59%的美国电视观众都在观看付费电视节目。而40%的美国观众,都担心通过观看付费电视会泄露一些个人隐私,比如喜欢观看哪一类电视节目,经常观看的哪一类广告等等。
此前,就有媒体曾广泛报道LG、三星智能电视收集用户信息的问题。最初由LG的Web OS电视用户反映即便不换台、不使用互联网应用,LG电视依然会发送数据包。后LG证实了该问题并表示收集的数据仅能用于“技术合作伙伴”,并承诺推出固件升级、更完善的隐私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随后,三星Smart TV也被发现存在数据收集问题,在使用内置的语音控制功能时,麦克风会收集用户语音信息。
除了智能电视,很多同样拥有互联网、语音操控功能的智能家电设备,都存在相应隐私隐患。如果有黑客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你家里的摄像头以及门锁,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是多么恐怖。
三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开始担心互联网应用产品将生活变得透明化,隐私观念被弱化。但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避免,我们只能要求有一个度,一个界限来平衡。
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生活越来越依赖智能产品。消费者的生活信息、消费习惯、以及生活需求,都被记录并形成可供参考使用的数据。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用户一方面可以享受更方便、更智能的生活,另一方面,用户生活日趋透明,隐私范围逐渐缩小,随之而来的威胁不可小觑。今年3月份有媒体报道,据维基解密网站透露,美国中情局曾利用黑客手段将三星智能电视转变为窃听器,并将录音传输到中情局服务器上。
这是一次网络袭击,但谁能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呢?大数据使个人隐私被商家掌控俨然已是公开的秘密,我们的隐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肆意窃取才是更需要重视的。
四
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发现,设备追踪是用户隐私的一个严重威胁,因为它可以监控用户的习惯和活动。可想而知,当这些数据被别有用心的人窃取之后,随之产生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为避免各类智能产品掌控的大数据威胁到用户隐私,健全的法律法规或许是唯一的解决方法。一个成熟的互联网产业链,应该彼此牵制又彼此独立,让智能产品做好产品,提供数据服务的只负责管理。我们无法笃定商家一定会放弃诱人的利润,去坚守大数据时代中保护用户隐私这种道德规范,我们也不能冒险。
真正有效的,还是法律树立起的硬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