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LED到LCD 浅谈电视的超薄和窄边框

  越来越多的电视产品,已经走上了“超薄”和“窄边框”之路,无论是天生傲娇的“OLED”,还是后天勤奋的“LCD”,都在此狭路相逢。OLED阵营像LG今年推出了2.57mm屏体厚度的W7系列、创维3.6mm屏体厚度的Wallpaper;LCD阵营像15年索尼推出的4.9mm机身厚度的X9000C系列、微鲸今年推出的4.9mm机身厚度的醉薄A系列。


  当然还有超窄边框,有些厂商称之为“无边框”,正面就完全只是一块屏幕,也可以理解为最近手机界大热的“全面屏”。这一点在很多品牌电视上已经运用上了,在观感上使得画面更没有束缚感。


  电视为什么要追求薄?作为一个光看画质的死宅一开始很难理解这个事情,认为电视不是追求最好的画质不就完了吗?又不像手机需要握持,管他多厚、用什么设计和材质,画面好看就行了。



  创维Wallpaper


  但是当我看到了真正的“超薄”和“窄边框”电视之后,由衷感叹,原来我对美的追求是如此的偏见。和大多数人一样,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总有一个方面的“美”是我们尤为看重的。那也就证明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所有的艺术行为,都是现代人试图掩盖写在基因里的暴力诉求而呈现出的表象。


  那电视的美只追求“画质”就可以了吗?它很重要,但并非全部的美。我们周遭的一切产品都在向一个方向转变,当它已经满足了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够用”时,我们便开始希望它变得“好用”并且“好看”。



  三星QLED TV


  比如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中,如果放一台傻大黑粗的等离子电视;或者简约风格的客厅中,壁挂一台厚15厘米,面板框5厘米的电视,都会显得格格不入。电视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件产品,几乎所有的产品设计师都在考虑如何将它完美的融入现代家居当中。而【极简】和【超薄】就是现代产品美学浪潮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


  包括以当下最伟大两家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索尼和苹果,也都是不遗余力的让这两个元素更巧妙的融入到自家的产品中来。



  MacBook休眠指示灯



  索尼A1E


  比如苹果的MacBook为了保证休眠指示灯的极简隐藏属性,在削薄的合金表面用激光打出非常细小的孔,光线穿过,而合金机身的表面看起来是完全平滑的。比如索尼A1E为了达到更为纯粹极简的板块式设计,直接把电视的音响都干掉了,改为Acoustic Surface,而创造性的带来“音画合一”的效果。



  印刷显示技术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超薄”和“窄边框”也是在顺应历史的潮流。未来显示技术的突破甚至还可能出现毫米级别的电视产品,印刷显示技术就是属于这个范畴。


  其他几乎所有消费电子产品也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转变,最开始的手机、电脑,那都是盘然大物,到如今更高集成度的电路板、更小制程的电晶体,甚至到未来的量子计算机,都在朝着更轻巧的方向发展。


  但凡是也有两面性。现阶段在电视机追求超薄,在设计上做到好看之外,对电视机的结构设计要求是非常之高的。有一些超薄、无边框设计的电视,是通过减少或者替换某些模组而达到的。比如用胶条粘合背光模组和LCD面板来代替前框,压缩导光板、背光LED、背板等模组的厚度。这些结构的替换给电视机本身的耐久性带来了很大的考验,需要用到更好的材料和更合理的结构,才能保证机身的“科学超薄”。


  当然这两个卖点也是消费者容易接受也比较喜欢的,甚至消费者对美的要求时刻都在变化,一种设计看久了,还会产生审美疲劳。


  所以产品迭代的动力,不仅自于厂商所打造的“超薄”和“窄边框”的新卖点,也来自于消费者“喜新厌旧”的心理特质。恰恰这两者共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迭代速度。而产品的“美学”也就不断随之迭代。


  关注智能电视资讯网news.znds.com,任何电视资讯,尽在你的掌握!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