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是什么?浅谈电视盒子的发展风雨路
导读:小时看西游记的时代,还不知道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只知道谁家的天线挂的更高,谁家的电视机信号就越好,电视“雪花”的概率就越低。有时候为了找一个信号,要爬上楼把天线转个360°,后来记得出来一款可以自动“寻找”信号的天线,就不用手动旋转了。
80年代没有电视机顶盒,地面数字电视信号成为一切外界信息的唯一来源,而八目天线又是接收这个信号的唯一工具。这也是一个从军事领域下放的技术,二战时期被广泛运用于短波通讯,比如夜间战斗机的雷达技术。战后才开始被各国当作电视传输天线。
网上有各路大神自制八木天线的帖子,虽然其接收信号的原理比较复杂,但是手工制作起来还不算费力。而且还有详细的制作图纸和步骤,稍有动手能力的都可以尝试一下。
目前在售的电视都是支持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所以只要制作好天线接在电视上,就可以直接收看电视了。当然对于各种信息泛滥的城市,这种方式太过古老,但是在很多偏远的没有拉上网线的农村,这还是很管用的。
没有种子的“VCD、DVD”时代
90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和娱乐诉求开始变得更为多元,电影成为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精神娱乐活动,而正是VCD将电影搬到了普通家庭,家庭影音的概念风生水起。
那时候中国的VCD市场每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1997年短短一年时间就从六十万台增长至一千万台,催生了爱多、步步高、新科等内地名牌。但是没有知识产品的保护,盗版猖獗,名营企业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
然而VCD在90年代图像的分辨率仅仅只有352×240(NTSC制式)或352×288(PAL制式),人们对电视画面的追求远不止此,VCD无法再记录更高标准的视频节目。此时的DVD便顺势而生。
1994年索尼率先发表了多媒体光盘系统,成为了第一个DVD技术规格。后来飞利浦、惠普、先锋等公司也蜂拥而至,开发出了不同规范的DVD,如可录制的DVD+RW和DVD-R,DVD技术就出现了三大类,五种规范。
DVD之后,由东芝及NEC共同开发出了HD DVD单层存储容量达到了15GB。后来索尼研发出来的蓝光光盘突破了存储容量的限制,足够录制一个长达4小时的高解析影片,甚至4K的蓝光影片都已经出炉。在与HD DVD争夺次世代的标准光盘格式时,蓝光光盘最终胜出,并且在游戏和影视领域运用非常广泛。
开启收费模式的“数字机顶盒”
90年代后期,广电开始加大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数字机顶盒应运而生,开始成为真正的客厅霸主。而楼顶架卫星锅的行为,被严令禁止。付费收看电视节目的模式,其实从那时就开始了,每个月的机顶盒费用大约是20-30块。
后来电视台开始试播更高清晰度的HDTV,又掀起了一股机顶盒的高潮。人们在电视上终于可以看到如同电影院一般更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了。这种清晰度的提升,比色彩、画质的提升更具有震撼力。
广电的最大对手“IPTV”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萌发了利用电视机上网的想法,于是一种可以上网的“电视机顶盒”就诞生了,它就是IPTV。它让机顶盒不仅用于数字电视,还可以作为IP网络与电视的桥梁,使宽带网络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通过机顶盒展现在电视机上。
IPTV在2012年前后开始疯狂的席卷中国市场,几十个品牌蜂拥而至,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它产生了非常多的别名,“互联网播放机”、“互联网高清播放机”、“电视伴侣”、“电视盒子”等,直到现在以电视盒子称谓的居多。Apple TV也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当然更多的是基于Android或Linux的电视盒子。
开源的安卓让电视盒子连上WiFi就变成了无所不能的播放工具,硬件成本非常便宜,一两百块就能让传统电视重生。关键是不用交机顶盒的月租费用了,电视盒子连上网之后就一劳永逸,可以看得内容比数字机顶盒不知高到哪里去了。2014年,电视盒子的势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毫无疑问,这种免费的电视盒子肯定让广电的数字机顶盒憋了一肚子的火。作为监管中国内地所有广播电视媒体的直属机构,除了社会服务功能还有政治宣传功能。包括互联网扫黄、互联网文化版权,市场的竞争觉悟比较迟钝,在版权市场不太成熟,又有诸多意识形态领域不良内容进入的当下,广电必须要管。
所以对于数字机顶盒的毫无法律意识的野蛮式生长,广电就必须管一管了。从2014年至今前后发布了多个文件对电视盒子进行规范和“封杀”。
如果开放电视盒子上的OTT直播服务的话,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的营收肯定会遭遇大幅度分流。相比于视频网站的内容和OTT直播内容,数字机顶盒的已经败下阵来。抢走了用户,也就意味着抢走了广告主,靠广告撑起来的各路电视台,收入将会大大减少,广电总局又岂能袖手旁观?总不能被电信运营商和宽带运营商压着吧。
发烧友的玩物“HTPC”
在主流的盒子演进之路上,还出现了一个支流,一般是DIY玩家用来组建家庭影院的个人电脑( HTPC),体积较小,可以用遥控器来操作。
HTPC与普通PC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并不是以追求高性能为惟一目标,它应该是外观,性能、噪音,功耗4者平衡的产物。作为放在客厅的家庭数码影音中心,他还需要有一个好看的外观。
目前Intel的第七代cup已经做到了对H.265的硬解,所以HTPC不必搭载显卡了。但是如果用HTPC流畅的渲染HDR 10的影片,那一般的电脑性能都是不够的。据说Windows 10 Creators 1703版本的额升级,已经支持了输出标准的HDR10数据,相比未来播放HDR视频的硬件要求也不会太高了。随着电视盒子的解码性能越来越强劲,很多发烧友退烧之后也都转变为电视盒子+NAS的组合来看电影了。
客厅“盒子”的发展轨迹,所对应的就是人们对更高画质追求、更开放内容追求的的足迹,还有精神娱乐消遣方式多元化的足迹。看似逐渐消失的盒子,其实走上了一条不断演化形态的道路,未来的家庭娱乐中心、家庭智能中心,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