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款智能音箱 就封掉它的内容入口
导读:日前,Google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掉了Amazon旗下新款智能音箱Echo Show的Youtube视频入口。
昨天发生了一件大事,事件的主角是Google和Amazon两家科技巨头,事件的内容是Google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掉了Amazon旗下新款智能音箱Echo Show的Youtube视频入口。Echo Show的用户表示,他们在事先没有收到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就无法在该产品上使用Youtube了。
看完上面的消息你可能会问,只是关掉一个视频入口,对一款智能音箱能有多大影响?那么我想说的是,失去了全球最大视频平台Youtube的内容支持,Echo Show遭受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Google突然黑的这一刀,甚至足以干掉Echo Show这款产品。
作为Echo的全新升级版,Echo Show身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其自带一个7英寸高清触控显示屏。而在内容方面,Amazon此前也与Google达成授权协议,允许Echo Show用户直接在该产品上使用Youtube。而对于本次封杀的原因,Googl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Amazon在Echo Show上使用YouTube的方式违反了该服务的ToS(服务类型),破坏了用户体验,Google随即对其采取了封杀。
目前双方正在进行新一轮谈判,当然最着急的(损失最大的)自然是Amazon了。你现在应该可以发现,智能音箱如果突然没有了内容支持,它和一台普通桌面音箱就没有多大区别,对很多用户也就没有了吸引力。然而这对于产品和厂家来说,都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对第三方平台的过度依赖
其实通过Echo Show遭封杀这件事,足以反映出目前智能音箱产品对第三方内容平台过度依赖的问题。科技巨头Amazon亦如此,更何况许多小科技公司和传统音频硬件厂商,面对突然被关闭的内容入口,恐怕一时间更是束手无策。
要知道,无论是Echo Show还是Google Home,这些智能音箱的核心都不是音箱,而是智能(当然还有其所提供给用户的内容服务)。所以我想说的是,智能音箱并不适合传统科技公司、硬件公司以及初创公司去做,它其实更适合平台公司来做(Google、阿里巴巴、百度)。因为智能音箱背后需要有海量的数据支撑,需要很多百万年薪的技术工程师,需要深度学习的智能算法,需要不停地迭代。而这些条件也只有平台公司才有实力具备。
纵观当前国内智能音箱市场,除了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精灵”(此处绝对不是打广告)拥有自家内容服务平台(优酷/土豆、虾米音乐、新浪微博等),同时还掌握着大量数据和算法,可以主动推送你喜欢的内容。相比之下,其他智能音箱绝大部分都只能依赖于第三方平台。而这样一来也就为产品的内容服务埋下了隐患(类似Google突然封杀Echo Show事件),一旦失去第三方平台内容支持,产品的价值将大打折扣,用户粘性也会大幅降低(甚至会产生被厂家欺骗的心理)。然而就算是Amazon这样的巨头都要被第三方平台牵着鼻子走,国内智能音箱厂商又如何确保给用户提供长久可靠的内容服务呢?
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大跃进”
自从Amazon Echo大获成功,自从智能音箱201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及面对媒体的蜂拥报导,国内科技、音频硬件厂商就一窝蜂的都去做智能音箱,目的只为了抢占市场。然而真正能把智能算法、操作、内容服务和音质做好的又有几款产品呢?或者说经过了两年多的发展,现在能够让你印象深刻(喜欢)的智能音箱产品又有几个呢?
不能否认的是,智能音箱是趋势,未来它也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好更智能的体验。但前提一定是需要其背后掌握着海量数据和算法,丰富稳定的内容服务,以及好的音质。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称之为一款好的智能音箱。
对于Google封杀Echo Show事件,笔者认为应该引起国内智能音箱厂商的警惕。近期国内数字音乐市场版权侵权案件不断,音乐服务商之间的版权大战硝烟再起。虽然从表面上看这对于智能音箱市场好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作为产品核心卖点之一的第三方内容服务平台,一旦因为版权侵权问题导致大量歌曲下架,势必会对用户的产品体验造成影响(目前能做到将国内几大主流音乐平台都植入到产品内的厂商屈指可数)。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句,对于国内很多科技公司和音频硬件厂商,我们对智能音箱应该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你所制造的每一款产品都应该对得起智能这两个字,而不是用来忽悠消费者的噱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市场和消费者。如果做不到真正的智能,倒不如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好、做精(比如产品设计、操作、声学、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