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炒冷饭 智能电视的创新在哪里?
此前,一直讨论OTT有没有未来;现在,只要与电视沾边的都推出自己的智能电视了,形成一种扎堆现象。
关于智能电视的几大垂直领域的故事都被以各种方式上演。当然,每一次新品发布,几乎每一家厂商都说自己具有工匠精神,试图从各个维度说服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的电视才是艺术品”。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新晋电视厂商涌现,这些厂商能推陈出新吗?还是依然炒冷饭呢?
一台电视就是一个生态?
无电视不生态,每一次电视厂商新品发布,都说自己是建一个生态。“没错,PPTV全新的电视生态领域被打开了。”PPTV聚力电视项目总经理常江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表示。
可是,生态易讲难建。基于智能电视的几大垂直领域目前都有其一时难以突破的点。被认为最有希望的视频盈利模式单一,电视屏前付费的习惯亟待突破。而且电视视频的审核力度更严,有些精品不一定能够呈现在电视上,这极大降低用户付费欲望。一些用户反映道,这些视频我在网上都能下载到,干嘛还要付费。现在有很多视频网站在自制剧方面投入比较大,像PPTV成立苏宁影业,接下来将投入8到10部的院线大片,甚至有的成立了电视院线联盟。但是自制剧、自制电影投入成本大、周期长,如果没有足够的付费用户,往往是入不敷出。
而游戏变现较快,有一些厂商也在电视游戏上下功夫。但目前基于安卓的各种游戏档次太低,并没能发挥出大屏游戏应有的震撼优势,不受用户欢迎。而且电视游戏产业链较长,还存在操控不统一、支付繁琐、内容匮乏等不足,这些都制约了电视游戏整体的发展进度。这就造成了电视游戏窘境,“没钱挣,大家都不来掺和,就没有好游戏“。没有好游戏更没有人付费,更没钱挣,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还有电商、教育等领域都被看好。但这些在电视上也很初级,很多内容只是照搬照抄网上的,并不能针对客厅进行定制,设置创新的内容形式。有些厂商想走直播的路线,特别是体育直播成为众多电视厂商投入的重点之一,PPTV聚力体育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砾画了一个大饼,要打造一个500亿人民币的产业。但要形成一套成熟的赛事直播体系也不容易,特别是从硬件、培训到自主赛事开发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累积。
可见,现在谈论生态还为时过早。在没有一定有粘性的付费用户的情况下,大谈生态显得太过空虚。
不得不说的细节和配件
凡是出电视,画质、音质、性能必是介绍的重点。
不久前,在小米电视2s发布会上,雷军从小处着手,认为不管是从极致纤薄的机身,还是从全金属机身、机背来看,小米电视2s都在追求极致的工艺与外观,几乎达到了奢侈品级别的追求。而昨日PPTV聚力电视项目总经理常江也在秀PPTV-55T摩登派超薄机身以及对称的美感。他还事无巨细地介绍该款电视的极致追求。
在同质化非常严重的电视行业,这些互联网厂商已经不止比拼画质、性能了,而是从细处说美感。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出4K面板的时候,PPTV提出了四色概念,四色4K面板亮度提升率50%,节省电量比35%。其实,这些数据不一定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除了画质外,音箱配件越来越成为厂商强调的重点。常江指出,喇叭不在多而在大。PPTV喇叭音腔容积1.5L,而且采取电子分频模式,拥有更佳的体验。音箱专业人士表示,虽然采用分频模式体验效果更好,但还只是业余级别的,离专业级别的还差太远。
智能电视刚刚兴起就已经进入了红海,每一家新晋厂商都在寻求新亮点。为追求差异化,都从一些无关紧要细节说事,认为这些都体现了工匠精神。其实,过于注重这些细节是本末倒置,并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的工艺级别的产品体验,反而让用户无所适从。
不管是说生态,还是说细节,这些新晋厂商无非想让自身的电视叫好又叫卖。但是现阶段生态只能停留的概念阶段,要落地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很多细节对电视体验无关紧要。现在智能电视成为一件道具,不同的新晋厂商都在拿着大同小异的剧本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