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成版权侵权重灾区,行业损失已超百亿

  导读:互联网版权的侵权重灾区,正在转向短视频领域。来自民间的报告——《短视频行业版权侵权问题调研报告》也显示,短视频行业在2017年、2018年爆发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版权侵权问题。


  日前,第五届中国互联网新型版权问题研讨会召开,该研讨会由中国版权协会和腾讯研究院主办。据了解,2017年,观看盗版视频且没有为正版视频服务付费的用户,至少会给行业带来136.4亿元的用户付费损失。



  作为重点问题整治


  短视频行业的迅速崛起,是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中最突出的现象。


  近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综合各个热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达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且年轻态格局突出。


  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透露,短视频行业的版权保护特别是重点短视频平台企业存在的突出版权问题整治,是“剑网2018”的重点之一。通过整改,短视频版权保护环境取得显著改善。


  腾讯公司法务副总裁江波认为,中国网络版权产业的迅速发展依赖于持续强化的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版权问题体现在剪辑搬运现象频发、内容审核不严以及非法内容搬运和非法数据抓取等现象上。“我呼吁我们的行业从业者,能够一起来响应国家版权局、司法机关等有关部门的行业治理要求,我们要主动地履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共同来维护整个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江波说。


  平台加强自律自纠


  互联网企业开启了以行业自律来期待实现短视频版权有力保护的行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新型版权问题研讨会上,腾讯、新浪、爱奇艺、搜狐、快手、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共同发布《短视频行业版权自律公约》。


  公约倡议,在短视频版权业务运营中加强自律,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尊重彼此知识产权,提倡正版,反对盗版,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互相监督,互利共盈。


  加强内容版权管理,大力鼓励支持内容原创,坚持先授权后传播的著作权法基本原则,规范内容版权管理使用制度,不滥用避风港原则。


  加强维权管理,完善版权投诉处理机制,认真履行法定通知删除义务,及时受理权利人通知投诉,快速移动相关侵权作品。


  加强侵权处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用户未经许可违法分享他人作品的行为,特别是以合理使用为名,对他人作品删减改编并通过网络传播的行为。对于多次侵权被投诉的用户列入黑名单暂停或者终止服务。


  积极参与社会共治,对国家版权局发布的重点保护作品以及权利人提交热播热议作品加强版权审核并及时处置,对涉嫌严重侵权的用户即使向版权执法部门进行举报,积极配合国家主管监管和公检法机关,完整保存用户注册信息,及时提供相关线索信息。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加强内容管理和用户管理,积极推行内容分类和用户实名制。


  腾讯视频副总编辑李莹认为,在短视频行业发展的“下半场”,用户需要更有价值的内容,短视频平台需要继续生产高质量、正能量、创新性、年轻化的内容。同时,平台强化自律自纠,加强版权保护,推动行业正向发展。


  正版化措施建议


  平台的自律自纠,于短视频的版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如果大家都是一味想盗版,这个行业就会陷入非常无序的竞争状态。”艾瑞咨询研究总监郭成杰说。在他看来,总结整个网络视频正版化的经验,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保护路径,搭建了“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技术运用”等综合的正版化保护措施体系。


  在行政执法方面,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五队队长刘立新贡献了北京市短视频版权行政执法的监管对策与经验。他说,在今年的短视频专项整治中,北京市对880多家网站加大了巡查力度和频度,将短视频网站纳入重点检查范围,并借助科技手段,与版权监测部门共同协作,重点打击短视频网站对影视剧的侵权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琛指出,应该鼓励传播平台在合理的条件下代行著作权。李琛认为,短视频产业并没有给著作权理论或制度带来本质性冲击,短视频版权保护难的症结也不在于相关理论与制度存在缺陷,而在于操作层面的难度。比如,很多短视频是由用户生成,而这些个体的制作者的法律意识是比较差的,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侵权行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卢海君则认为,无论是短视频还是长视频,无论是体育赛事节目还是网优直播节目,“对于这些作品,都应该提供一体化、普惠化、扁平化的版权保护,而不应在所谓类型化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搜狐研究院秘书长马晓明建议,应重新定义通知-删除规则,同时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短视频平台的注意义务,并且对于实施侵权行为的用户提供实名注册信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