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所趋,OLED是未来液晶技术替代者
8月末,创维宣布将正式大规模量产OLED电视,消息一出立刻在业内引起轰动,并引来整个舆论的持续关注和讨论。而在很多人为此点赞,并且肯定OLED是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OLED的声音出现了。
OLED/XLED之争引发话题
彩电圈似乎很久没有像今年这么热闹过了。上半年乐视和小米的撕逼大战刚刚告一段落,传统企业那边又不消停了,尤其是围绕着OLED和XLED的各种你来我往明争暗斗,大有天天不上头条不罢休的味道。
和乐视、小米主要围绕着内容、生态圈PK不同,传统彩电企业虽然都在以不同程度的拥抱互联网,但商业模式依然都是通过卖电视机硬件赚钱。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不断的推出性能、画质更好的电视机,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
而最近的这轮论战之所以如此激烈,主要原因就是在电视机最核心的显示硬件层面涉及到了对OLED技术的鉴定。
什么是OLED
OLED是一种和液晶技术完全不同显示技术。OLED的全称是“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器件”,因此它也一度被称为“有机EL显示”技术。它主要是通过电流驱动有机物材料主动发光实现成像,和液晶技术的原理完全不同。事实上像所谓的ULED、QLED、GLED...都是对现有液晶技术进行的优化,在专业领域并不能定义为一种新的显示技术,只是彩电厂商为了促销自己制造的专有名词罢了。
OLED作为主动发光的显示技术,具有诸多让液晶非常羡慕的天生优势。例如OLED可以实现几乎100%的纯粹黑度和数百万级的对比度;例如它可以使用柔性材料,甚至是可折叠材料作为基板,应用在传统平板显示难以想象的领域。
OLED可以做成极度弯曲甚至可折叠的形态,这也它未来的应用赋予了无穷想象空间
既然OLED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关于它还有这么多争议呢?而且作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的技术,却一直没有大规模普及呢?
困扰OLED普及的难题
和很多新新技术出现时一样,OLED在诞生之初并不成熟问题很多,导致基本缺乏在电视机上推广的条件。
电视机对显示元件的要求其实非常苛刻,例如尺寸、功耗、显示性能、以及最重要的成本,都必须非常成熟才可能被电视机企业接受。因此在CRT之后虽然陆续出现过背投、PDP、SED一类的显示技术,但最终生存并普及下来的只有液晶一种,因为只有液晶在这些方面做到了完美的平衡。
OLED显示技术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材料科学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OLED曾经长期被显示性能、使用寿命等问题困扰。进入21世纪后随着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突飞猛进,这些问题陆续被攻克,但在生产大尺寸面板时又遇到了不少困难。记得大约是2008年的时候,索尼公司就曾尝试销售OLED电视。但由于只能生产出11吋屏幕的产品,因此很快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随后索尼也彻底放弃了这一类产品。
2012年开始,韩国面板企业通过新的手段实现了大尺寸OLED面板的试生产。但是在随后的量产阶段,生产工艺的苛刻和复杂又接导致良品率一直徘徊在非常低的水准。有报道称当时某些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也只能达到15%左右的良品率。要知道当时一条成熟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上,良品率达到99%已经算比较差的成绩了。
OLED的良品率直接影响它的推广速度
而过低的良品率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极为高昂的价格。
OLED普及在即
2013年,达到了主流电视机尺寸的OLED电视终于出现在零售卖场的时候,很多消费者却都被它们的价格惊呆了:当时一台55吋1080P OLED电视价格基本在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同时期一台55吋4K LED液晶电视的价格仅万元左右,便宜的55吋1080P电视甚至5000元左右就能买到。同样的尺寸、分辨率,十倍左右的价差,也让OLED电视上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遇冷”。
进入2015年后,随着上游OLED面板企业生产工艺的持续提升,良品率终于达到了较高的水准。笔者在2014年走访韩国LGD工厂时,其工厂负责人就表示当时的OLED电视面板良品率就早已经超过50%,并且预计在2015年初达到接近传统液晶生产线良品率的水准。
创维新发布的55吋4K OLED电视售价14999元,和同尺寸高端LED电视价格基本相当
创维不久前发布的OLED电视则非常明显的反映出了这种趋势。不考虑其针对高端市场推出的2款售价仍为5万元左右的旗舰产品,面对主流市场的55吋入门级OLED电视上市价格为11999元;而最新的,具有4K分辨率的55吋OLED电视上市价格仅14999元。这个价格不仅大大低于2013、2014年市场上的OLED电视,而且已经和2015年同时期市面上的高端LED电视基本持平。
至此,OLED电视进入主流消费市场的门槛基本被消除干净。不过当价格的沟壑被填平之后,又有人继续对OLED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
唱衰OLED为何不是主流声音
事实上在创维宣布将大规模推广OLED电视后,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异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声音认为OLED技术目前仍有缺陷,不具备推广条件。
曹建伟认为,OLED虽然在柔性、暗场表现方面出色,但良品率和可靠性依然是最大的问题。此外还有残影、寿命短、图像烧结(每次开机不能超过4小时)等问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事实上从OLED发展历程看,这种说法要是放在几年前还是勉强可以说得过去的。但现在如果还这么说已经不能让人信服。
如同液晶技术从诞生至今仍在不断进化发展一样,OLED技术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
要知OLED电视从2013年批量上市到现在也有2个多年头了。虽然一直销量不多,但从没有出现过大量残影、图像烧结之类的质量问题。更不用说OLED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改进。而且除了创维,LG、康佳、长虹等一线彩电品牌也都有OLED电视,如果真的这些商品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些品牌也不至于走到哪怕砸了自己招牌也要去卖OLED的份上吧?
知名家电行业观察家刘步尘在评论其他企业对OLED的表态时就坚决的站在了OLED一边。他在博文中甚至这样写到:“今天的高端4K OLED,产品成熟度和2012年的LED液晶旗鼓相当,完全可以入手购买了。所谓“开机4小时即烧结”,纯属一派胡言”。 他的观点其实也代表了目前彩电行业对OLED技术的主流看法。
OLED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
其实无论是在平板显示学术领域,还是下游的彩电整机行业,OLED电视将成为继等离子、液晶之后的下一代电视已经是深入人心的观点。包括国内的很多液晶面板企业,在谈到OLED时也不会忌讳,同样认为这种技术会是未来液晶技术的替代者。
海信的技术研发人曹建伟曾说过“新的显示技术能否取代老的技术,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能不能给用户带来实际利益而又现实可行”。他认为现在以较低的成本就能把液晶电视的画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满足消费者对远期“梦幻显示器”的视觉追求,而这恰恰是OLED电视做不到的地方。
不过当价格已经不再成为制约OLED进入千家万户的羁绊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拥抱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