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动态补偿技术到底是个啥?深度解析MEMC动态补偿技术

  继4K、HDR之后,MEMC动态补偿技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项曾经只在高端电视上出现的技术,现如今竟已有成为电视标配技术的趋势。那究竟什么是MEMC动态补偿?MEMC动态补偿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真的有必要追求MEMC吗?



  在介绍MEMC动态补偿之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显示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刷新率(Hz)。更熟悉的叫法是FPS(Frames Per Second),即画面每秒传输帧数。我们常见的电影画面,刷新率基本为24Hz,即帧数为24 FPS。目前中低端电视的画面,刷新率基本是50Hz或60Hz,即帧数为50或60 FPS。每秒钟帧数越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电影会觉得“卡卡的”。


  了解了这个概念,我们再谈谈我们熟悉的LCD液晶电视。液晶电视主要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这些液晶分子“又懒又笨”,只有在接受到信号时才会工作,而且一旦画面变化过快,这些液晶分子就会反应不过来,直观表现出来就是画面模糊,这一秒显示的还是上一秒画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提高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另一个就是改进内部电路处理技术。目前,响应时间已经从早期的25ms减低至主流的8ms,有的高端显示器甚至可达到1ms。但当响应时间减低到一定程度时,差别就不再那么明显。于是,改进内部电路处理技术,通过提升单位时间显示的图像帧数来改善运动模糊成了最好的选择。


  MEMC动态补偿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MEMC全称Motion estimate/Motion compensation,即运动估计/运动补偿。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插帧”技术,让原本只有24 FPS的画面以60 FPS甚至更高的帧率显示。


  “插帧”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如插“黑帧”,即在显示完一帧图像后,再显示一帧纯黑色图像,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掩盖图像的滞留残像,达到消除拖影的目的。但劣势也很明显,就是会带来屏幕闪烁以及亮度降低的问题。


  另一种是插重复帧,但这种做法只能提升原画面的帧数,画面并不会因此而变得流畅顺滑。


  我们常说的运动补偿是第三种,即插“运算帧”。这种做法主要是通过对前后相邻两帧图像进行智能分析,由算法自动生成一个全新的、介于原始两帧图像之间的帧。这样不仅能让画面更加平滑,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画面拖尾现象。


  需要说明的,由于不同芯片厂商的算法方案不一样,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有优劣。如采用联发科(Mstar)方案的索尼、当贝、TCL,采用海思方案的华为、荣耀,采用晶晨半导体方案的小米等,这在实际体验中都会有细微差距。



  那MEMC运动补偿技术真的就一点缺陷没有吗?也不是。


  MEMC运动补偿技术会加剧“运动伪像”效果,即运动物体边缘模糊、细节模糊、颜色混淆等。需要注意的是,MEMC运动补偿技术本身并不会造成“运动伪像”。


  另外,MEMC运动补偿技术在面对复杂画面时可能会计算错误或失效。例如算法只能计算一只小鸟的飞行轨迹,但画面突然中出现一群鸟,这时的呈现效果可能就会很糟糕。此外,有些电影追求的就是低帧率带来的艺术效果,MEMC运动补偿技术的加入会适得其反。为此,大多数厂商们都提供了MEMC运动补偿的开关选项,让用户可根据实际观看画面自由选择,更高端的品牌如索尼,还提供了高中低三种不同档位。



  那将MEMC运动补偿技术作为低端电视与高端电视的分水岭是否合适?按现在的趋势来看,已经不太合适。


  互联网电视厂商的加入,让高端显示技术加速普及,MEMC动态补偿也和曾经的4K、HDR技术一样,陆续在中低端机型上出现,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智能电视“标配”。所以,仅凭技术的有无来断定品牌高低是不严谨、不专业的,真正能够衡量一款电视的市场定位也绝不仅仅只是靠一项技术。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MEMC动态补偿确实能够提升观影体验。目前,主流品牌的电视刷新率都能达到60Hz以上,但很多片源仍保持24Hz或30Hz,MEMC动态补偿技术的加入,能够很好的将画面帧数与面板刷新率同步,带来更流畅的体验。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片源本身就有很高帧率,那么在60Hz刷新率的面板上,MEMC动态补偿就没有太大发挥空间了,这也是为什么高端电视的面板刷新率往往都能达到120Hz甚至更高。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