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色域和色准科普 电视色域值是不是越高越好?

  我们平时能接触到的彩色屏幕有很多,但他们显示色彩的能力并不相同,也因为如此,同样尺寸的屏幕售价也差别很大。评价色彩显示水平的维度很多,我们今天来聊聊其中非常重要的色域和色准。


  色域其实是个很常见的概念了,我们用它来评价一块屏幕能显示的色彩范围,往往用百分之多少来衡量(例如100% BT.709)。但色域存在着非常多的标准(例如sRGB/NTSC/DCI-P3/ BT.709等),每个标准的范围大小都不同,所以大家千万别只看百分数,还得看用的标准是啥。



  以上图为例,可以看到不同色域标准就像套娃一样,一个套一个。最外层的“套娃”就是最新的BT.2020色域标准,其覆盖的色彩范围要高于以往的标准一大圈。


  其实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色域一直都是液晶技术的软肋。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提高液晶色域的方法,例如量子点、新型荧光红粉等。不过这些都是“补救性”的措施。


  色准对普通大众来说则是一个稍显陌生的概念了。不过从名称上来看还是很好理解,顾名思义,色准指的就是屏幕上显示出来的颜色与现实世界中这个物体原本的颜色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色准越高,显示设备对现实世界色彩的还原越好。


  (图为色准测试软件界面示例,色准的测试和计算方法非常复杂)


  色准的数值用ΔE来表示,不过这个数字越小,色准越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描述对其有个直观的理解:


  △E ≤ 1.5,色准极好,可以认为没有色彩偏差,属于专业级显示设备的水平;


  △E在1.5~3之间,非常优秀,肉眼很难感觉到偏色;


  △E在3~5之间,优秀,日常使用足够;


  △E在5~8之间,普通;


  △E超过8,很差,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出偏色,应该就是垃圾货的代名词了。


  对常见的液晶显示设备而言,在色准上也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在过去很多年里,电视行业都不怎么提这个概念,直到近年技术进步之后才会标注出来。


  综合而言,高色域和高色准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仅有高色域,色彩准确度却不行,那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毕竟,显示技术永远追求的目标就是完美还原现实世界中的色彩。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