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人工智能被列为国家战略,所有行业都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整合下,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电视媒体概莫能外。现在的电视已经不完全是传统电视的概念了,其实它更像是一个大屏,其播放内容与网络平台有了更大的相似度。
就电视媒体本身而言,频道线性播出的节目至少也可以在时间轴上回放,观众选择的自由度与传统电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即便这样,电视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单位时间获得的信息量不够大,即传播效率偏低,只这一点,电视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冲击。然而电视也是幸运的,它赶上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电视从底层设计就开始转变,汇聚成个性化的适合电视播出的内容,然后让电视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根据人工智能发展的逻辑,以及国家战略中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讨论人工智能时代,电视如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如何按照用户习惯重新排列节目信息,推测虚拟主持人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巩固电视的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电视行业应该如何提前布局,才能在新的技术环境中确立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影响。
一、电视用户专属内容的集成从电视观众到电视用户称呼上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接受方对于电视的要求不一样了。作为电视观众的时候,传播者传播的内容大致针对某个群体即可,无需了解具体观众是谁。因而以前的做法就是为新闻爱好者设立新闻频道,为体育爱好者设立一个体育频道,为电视剧爱好者设计电视剧频道。按类划分,就能为某个群体提供相应的内容服务,让不同观众按着频道就可以检索到想收看的节目。作为电视用户的时候,电视传播者的责任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但要了解用户需要什么,还要了解用户的喜好,然后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从电视传播者角度来看,准备传播给用户的信息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数量上有了天壤之别。以前,电视传播者只需将每个编导根据自己栏目制作的节目编排播出即可,现在则需要打破这个限定,在更广泛的空间里选取节目,重新组合编排,精准投放给用户。
在这个转变中,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呈献给用户的影像内容,来源异常广泛,这就牵涉到很多问题。例如影像内容的真实性、导向性,影像的合法性等等,这些问题如果都用人来处理,是完全没有可能完成的。但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做这个工作,就显得非常容易。人工智能技术的语音识别系统、影像识别系统、图像背景验证、图像拍摄地点核验系统,都会帮助信息把关人将符合要求的信息储存到信息库中,以方便各种媒体端按照用户的需求,重新编排节目的播出方式。即便针对一个具体的用户,电视媒体有可能为其准备的也是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将与用户个人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然,海量信息是按着用户的特点重新组合的,并不是每一个用户独享海量信息。
海量信息可以为所有用户共享,但是呈现在具体用户面前的则是带有一定用户个性色彩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同一个信息库中的信息,当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时候,也是用不同的编排方式表达的。这些细微的变化,以及海量用户的不同特点,只有用人工智能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电视行业带来了复兴的希望。关于媒体信息的储备,目前都采用“中央厨房”的方式,但媒体大面积建设“中央厨房”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每个媒体自己的“中央厨房”,仍然还是信息孤岛,只有加强互联才能形成更大规模的信息储备。
二、构建用户鲜明个性化色彩入口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用户的喜好更是五花八门。在人工智能时代,电视播出系统如何重新组合电视节目,才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呢?根据现有的经验,就是依据用户的喜好。用户的喜好可以作为节目信息推送的入口。假如一个用户喜欢足球,那么在他的节目推送中,就应该以足球为切入口,逐渐展开越来越多的节目。节目分布按着用户的核心关注点向外扩散,使用户在获得自己最关心的信息之后,也不错过这个时间他应该知道的其他信息。而另一个用户喜欢电影以及相关内容,那么电影就作为节目推送的切入口,围绕电影为用户重新组合信息。用户信息推送入口差异的判断,只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就当前发展来看,这一功能在一些新媒体平台已经实现,不存在技术障碍了。
对于用户使用习惯的了解,即用户画像,其本质上仍然依靠大数据的整理,即用户使用的频率越高,推送方对于用户的了解越深入,为其推送的节目也就越精准。所谓精准就是,即便两个相同爱好的人,使用电视媒体的习惯也接近,他们获得的节目信息也会有差别。当人工智能帮助电视达到这一层面的时候,每一个用户的具体体验就是,我所观看的电视,就是为我一个人服务的,我想了解的信息,电视会以我喜欢的方式逐渐播放出来。这种体验,会牢牢将电视用户吸附在电视媒体之中。在融媒体环境中,电视其实与手机媒体一样,都是媒体的一个端口。在移动状态下,手机端会显得方便快捷,而在室内或者静止状态下,电视大屏肯定会更舒服。电视端与手机端是可以随时转换的,并且用手机端操作电视播出,也是一个很容易实现的技术。这样,电视端的用户画像就可以在全媒体范围内进行,更有助于个性化播出的操作。
三、虚拟主持人的个性化解读虚拟主持人现在已经出现了,但还都处于使用的初级阶段。按照现在电视的播出规律,每个栏目都有相对固定的节目主持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栏目有一定的依赖性,因为节目就是主持人工作的平台。同时,主持人与节目的内容、风格也要有一定的匹配度,否则就无法胜任。节目风格与主持人特点吻合了,节目就会显得流畅自如。在当前电视传播现状下,节目毕竟是有限的,节目与主持人还可以相互配对,只需磨合一下,就可以开展作。但是当电视媒体成为融媒体的一部分之后,节目内容会以海量的方式出现,并且重新组合后的播出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这种情况下,水平再高的节目主持人也是无法应对的,因而虚拟主持人登场就是一个必然事件了。用户使用网络媒体的体验就是,所有信息为我所用,我的检索方法就是我需要的信息的排列方式。作为融媒体一员的电视,实际上就是按着具体用户的需求重新组合电视节目,然后推送给用户,其内容是千差万别的,此时的主持人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用户的面前。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虚拟主持人就可以实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可以为虚拟主持人、虚拟主持空间提供支持。这些实践也处于摸索当中,以现在技术发展的速度来看,虚拟主持人成为常态的日子为期并不遥远。电视媒体从“我播你看”到“我只为你播”的转变,必然会倒逼其生产流程的变化,生产流程的变化又会导致从业人员的变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虚拟主持人会以用户专属身份出场,会伴随着用户的喜好调节节目的选择与排列。作为电视用户,你会感觉到这个主持人非常了解你的需求,知道你什么时候想看个电影,知道你什么时候想获得环境信息,甚至会跟着你出现在你使用的不同媒体端,保持着你对信息接收的连续性。这个虚拟主持人还会告诉你与你相关的人大致都在看什么,会提示你要不要看看某类信息,因为你所处的这个圈子里的人都在看。
由于排列在播出线上的内容是因人而异的,虚拟主持人的形象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为用户准备的虚拟主持人有可能有成千上万种形象,并且可以使用所有种类的语言。这些个性化设置,不仅可以让用户感到亲切,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扩展可播出的范围。全世界各种语言甚至各种方言地区,都可以在打开电视的瞬间,虚拟主持人便使用你的语言或者方言为你解读电视,你看到的可以是任何一地方的信息,听到的是熟悉的声音。这将大大提升电视的传播力度。
四、人工智能对于大众传播的影响传播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强化了用户走向个性化、群落化、碎片化,但是即便是碎片,人还是有向外界探索的本能的,不见得会完全甘心囿于狭窄的空间。因而在个性化推送的同时,也需要不断为其展示更广阔的世界。人们在接收外界信息的时候,有我想知道的信息,还有一种是我不知道是否是我想知道的信息。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具有向大众传播共同信息的职能。
人工智能除了可以为个体用户画像之外,还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巧妙地传播共同信息,强化大家作为共同体存在的身份感。人工智能可以将一个共同信息转化在足球信息里,或者转化在新闻中,以最为轻松的方式传递给用户,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种经过人工智能处理的传播方式,远好过直接灌输的方式,会使得大众传播更具影响力。
电视人要了解科技前沿,敬畏技术发展,并且不能只看着电视技术的发展,而要用更超前的眼光盯住前沿技术的发展,学会用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将其与电视相关联,预测前沿技术对于电视行业的影响,才能真正让电视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