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电品牌能否再度崛起?

  导读:在1980及1990年代,日本家电品牌雄霸全球,在质量上远高于欧洲品牌,价钱却略低,加上其设计更符合亚太区内消费者,伴随着当时亚太区内国家居民消费能力大增,日本家电品牌得以迅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日本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可是在1990年末开始,日本家电品牌的竞争力突然大减,这当然与成本不具备优势,以及产品欠缺突破有关。更重要的是,对消费者而言,质量已非为首要因素,一曰价钱,二曰设计,已成为消费者考虑的主要条件。


  当然并非从1990年末以后,日本家电品牌已完全在世界家电消费市场上消失,就如Sony及Sharp两大家电品牌,在踏入2000年初便推出液晶电视屏幕的电视机,在当时既是划时代的产品,亦是最高级的技术。


  近年Hitachi及Panasonic推出的IH电饭煲,亦成为城中家电产品的话题。一万元一个家庭电饭煲,当时可以说是令不少家庭感到震惊。IH饭煲对于内地居民而言当然具有吸引力,但是仍及不上拥有发热功能座厕板,在去年初时此座厕板成为内地旅客前往日本旅游时常买的产品。反映出在1990年代末以后,日本家电品牌并非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只是地位已大不如以前。


  不过无可否认,就是日本家电品牌近年不停传出负面消息,既有财困,也有投资失利,甚至造假账,让外界对日资企业的信心大幅下降,东芝可以说是当中的最佳例子。


  创业于1875年的东芝是老牌日资企业,迄今已有142年历史,早年当然不是生产家电,而是生产电报机及灯胆,其后才开始进军其他电子及电气产品。据东芝的官方网页介绍,目前公司业务为从事电力设备系统﹑工业设备及ICT业务。


  等等,东芝不是家电企业吗,为何忽略了有关部门?近年东芝因为涉及伪造账目,透过调整公司的收支账上的项目,虚增超过2200亿日圆计的利润。事件成为继2012年日本光学产品生产商Olympus被指出涉及虚增17亿美元后,另一宗日资企业的丑闻。为了填补当初造假账后产生的巨额撇账,东芝便决定出售旗下资产来套现,当中包括出售家电业务80%股权予美的集团,同时将医疗设备业务售予Canon。出售资产外,东芝亦斥巨资发展核电兴建业务,可是东芝看来仍是相当运滞,结果在美国的核电项目一直未完工,导致东芝为此核电项目坏账数十亿美元,日前更有报道指出,东芝有意撤出核电厂兴建业务,只从事核电厂设计来降低业务上的风险。


  随着Olympus﹑东芝等企业先后被揭发造假账,以及三菱自动车在生产汽车时装上软件,让汽车在测试时公布虚假的废气排放数据。种种企业管治,让外界对日资企业的信心大减,甚至有杂志刊登文章,对日资企业的账目可信程度提出质疑。日本政府意识到外界对企业管治失去信心的严重性,所以首相安倍晋三便致力于提升企业的企业管治质素。今次东芝需要为核电业务而撇账数十亿美元,是否让外界对日资企业信心进一步降低,仍有待观察。可是经过连续两年的巨额坏账后,东芝难免元气大伤。东芝要在短期内重拾增长动力,相信是相当困难。


  但是日资企业已永无翻身之日吗?倒也未必。日资企业拥有的科技及技术在世界上仍是手屈一指。就以东芝为例,旗下的USB产品在世界上相当知名,其与合营伙伴的合资厂生产的USB,市占率高达34%,全球排名第二。Olympus的Pen乎列相机仍是「傻瓜机」中的最顶级产品,该公司的医疗内窥镜产品,是世界顶尖产品。


  这些底蕴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企业能否再度崛起,最重要仍要视乎拥有的技术及科技等基本因素多精湛。毕竟账目可以伪造,但是技术及工艺是实实在在,最重要是如何善用。当然亦不可以盲目。日资企业的问题是太迷恋于要发展成为综合型企业,希望可以通过各项业务的互相补足,尽量不向外寻求支持,但是各项业务本身对人才需求有不同,术业是有专攻,这一方面日资企业不能够再不正视。将业务架构重新简单,集中三数项目业务,并且重新整理账目及加大对技术投入,才让日资企业有翻身的契机。否则只会有更多作假的例子在日本出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