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大屏广告天时地利人和 警惕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导读:中国OTT市场正蓬勃发展,但潜能始终尚未完全开发;大屏高价值虽已成共识,但恶意低价、流量作弊等行业痼疾难以根除。


  OTT大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主数字化营销的新宠。OTT、大屏广告发展得如火如荼,变成数字营销领域的一个流行话题……可以肯定的是,OTT大屏生态的大繁荣,是一件值得全行业乐观的事情。然而,在它们“大红大紫“的时候,也引发了OTT大屏全产业的广泛争议,质疑及唱衰也纷至沓来。


  2017年5月25日下午,AdTime、奥维云网、蓝色光标、悠易互通共同举办的“中国互联网电视广告行业健康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以“净化·共赢·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让互联网电视广告的优质价值得以客观呈现。


  这是改善互联网广告行业现状的一次机会和共识达成。AdTime、蓝色光标、悠易互通等知名代理公司,康佳、海信、创维、TCL、长虹、欢网等重量级电视厂商、服务商,以及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三大视频媒体和秒针系统、AdMaster等专业第三方广告监测机构的行业大咖,就“OTT广告价值定位与评估”、“防止非正常流量,建立管理机制”、“OTT广告投放标准化”、“构建规范的OTT市场秩序”等议题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



  2016年,开启了中国互联网电视营销发展元年;2017年,中国OTT市场将迎来爆发临界点。根据奥维云网预计:2017年,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的中国OTT大屏生态市场规模将增长至550亿元,2020 年将达 6300 亿元,接近 2016 年移动互联网的生态规模。OTT大屏将与 PC 端和移动端并驾齐驱,成为广告主数字化营销的“三架马车”。


  中国OTT市场正蓬勃发展,但潜能始终尚未完全开发;大屏高价值虽已成共识,但恶意低价、流量作弊等行业痼疾难以根除。当前,部分厂商,大打价格战、虚报流量数据,面对广告主的强势紧逼步步退让,不仅损害自身利益,更扰乱行业市场,危害OTT产业健康发展。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妥协已开始绑架整个生态链,甚至大有成为常态的趋势——我们必须直面OTT广告行业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价值再放大


  OTT大屏广告兼具传统电视广告的公信力、网络广告的互动精准、户外媒体的视觉冲击力,是广告营销的下一站阵地。看好OTT产业并非臆断,而是有确切数据支撑,以天时地利人和概括如下:


  “天时”:“宽带中国”战略为OTTTV的全面普及提供了最重要的设备基础。


  “地利”:据奥维云网数据,截止2016年底,OTT大屏终端保有量突破2亿;预计2020年,数量将超4亿。


  “人和”:OTT用户主要集中在25-45岁的中产阶级,追求生活品质,有较强消费能力。


  《2016中国OTT广告价值蓝皮书》指出,OTT的营销投入规模肯定会在未来几年中保持高速增长,到2019年,预计数额将从2016年的9.7亿元增长至100亿元。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日新月异技术进步是推动OTT广告市场向前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时间推移,OTT大屏产业生态系统也将随之完善,并持续输出巨大价值。


  OTT 广告变现在持续升温中。根据奥维云网预测,2017 年,OTT大屏的广告规模将达 25 亿,2018 年再度翻倍,有望达到 50 亿。OTT 广告价值突出,发展空间巨大。让广告主耳目一新的OTT广告创新形式,赢得了更多广告主的青睐。


  信心再建立


  OTT大屏广告版位资源非常庞大,分布在系统层、内容层中;互动性强,可通过手机、遥控器进行互动,可加强广告效果和提升消费转化;可定向投放并量化广告效果,实现指定地区特定人群的精准投放;广告合作方式灵活多变。


  随着OTT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广告变现快速升温。广告形式多样化、广告投放智能化,整个产业链已经从投入阶段发展至商业变现阶段,商业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广告主的认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一病症的产生根源还是在于对行业自身价值认识不明确,不坚定。


  规范再明确


  作为一个牵涉众多利益相关方的新兴行业,OTT市场健康发展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但市场现状却事与愿违。首先,广告形式繁多而无标准,没有行业认可的指导价格,导致恶意低价事件屡有发生;其次,各厂商、平台间缺乏信息资源互通,难以得到跨平台的大数据、全数据支持;最关键的是,业内对投放数据缺乏有效监控,对效果分析无统一的度量标准。简而言之,市场尚不规范。


  因此,对于产出层面而言,透明化是必要手段,厂商投放证明+第三方监测报告是杜绝虚假流量的有力方法;对于投入层面,各厂商应建立起协同研究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加强各厂商自有创新研究院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共同抵制“水军”,以诚信的力量促进OTT市场的良性发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