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业绩依然未能走出泥沼 可能会出现双线溃败
导读:有赖于硬件销售,这家昔日妖股公司的营收仍在上升,但扣非后利润大幅下降已至亏损确是事实,缺乏资本投入无力在内容购买上发力,暴风很可能出现双线溃败。
世人都晓神仙好,荒冢一堆草没了。上市之初因连续39个涨停板被推上神坛、随后又大幅下跌打回原形的“妖股”暴风集团,业绩依然未能走出泥沼。
7月14日,暴风集团公布其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当期暴风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4269.11万元–89122.9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5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1320.44万元–1886.3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0%。
根据暴风集团此前发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该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135.82%,利润则同比下滑585.32%,单季亏损1647.8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利润率更亏损2612.13万元。
而这更可能是惯性使然。其2016年年度报告亦显示,该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至16.47亿元,5281.17万元的净利润却同比减少69.53%,而这其中,有1902.8万元来自政府补助。如果对比营业利润,下滑幅度更大:2016年,暴风营业利润为-3.69亿元,相较于上一年的1.6亿元,同比下降329.26%。
2015年登陆创业板之后,暴风集团创始人冯鑫一度觉得自己拥有了“核武器”。他试图借助强大的资本力量,带领暴风跳脱传统单一的视频业务,布局DT(Data Technologe,即数据科技)娱乐大版图。
2年内,暴风一口气涉足了包括TV、VR、影业、魔盒、体育、互联网金融等在内的所有“风口”行业。一向谨慎的冯鑫也开始了互联网公司标准的“烧钱”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这与乐视贾跃亭的思路如出一辙,即利用资产荒下投机资本狂热捕捉热点的心态迅速放大自身的产业版图,哪怕十中其一已足以覆盖所有的试错成本。
可惜,运气不会一再光临。巨额投入的产业发展都不尽如人意:暴风TV持续亏损、VR去年裁员近半、影视和游戏收购被叫停……“烧钱”真能找回暴风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切都仍是未知数。
最新消息显示,因下属子公司股权可能出现重大变化进而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生变,暴风集团股票已于7月19日起停牌,目前仍处停牌中。 硬件贡献营收超五成,一季度销量不及预期
自2015年登陆创业板,冯鑫借助资本的力量,带领暴风影音从只拥有一款视频播放客户端的企业,开始DT大娱乐的战略转型,并在当年完成了VR、TV、秀场、视频、文化五大业务的布局。
根据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公司广告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95.4%,2014年,广告收入占总营收比为88.7%,2015年该数据降至70%。至2016年年报,该公司广告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已大幅降为35.1%,硬件销售占比已升至55.7%。
暴风集团在年报中表示,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61%,主要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暴风统帅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联网电视业务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以及网络付费服务业务收入增加较大所致。
记者从该公司年报中了解到,目前暴风集团网络付费占营收比仅为4.7%,对营收增长贡献不大。其营收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互联网电视销量增加。年报显示,暴风2016年销售互联网电视约80万台,销售收入达9.15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33%。
但在为集团贡献营收的同时,暴风互联网电视也导致了自身的利润下降。年报显示,暴风互联网电视的亏损在2016年达3.58亿元。据悉,暴风集团持有负责该业务的子公司暴风统帅计27.3%的股份。
报告中,在解释互联网电视亏损的原因时该公司称,由于电视行业的电视面板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电视产品的成本大幅增加。此外,暴风统帅正处于市场扩张期,在品牌推广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因加大营销推广力度,营销推广费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2016年暴风集团利润出现下滑。
暴风集团表示,电视业务的未来将逐渐通过扩大单片点播、会员费、广告投放收费、互联网电视相关游戏分成、应用程序安装分成等后向渠道,实现持续变现。从目前来看,暴风电视的收入绝大多数来自硬件销售。而各家互联网电视仍处在低价抢夺市场的阶段,普遍采取硬件低价策略,这也是暴风互联网电视巨亏的主要原因。
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暴风互联网电视销量为23.5万台,这与年初集团预估2017年暴风TV250万台-300万台的销售计划相差甚远。这也与整个行业的下行不无关系,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中国彩电业第一季度销量下滑5.8%,销售额下降0.5%。与传统彩电企业相比,互联网企业的压力显然更大。
从整个互联网电视行业看,其盈利模式主要为以硬件为入口,发展软件业务,构建产品生态链,通过内容、用户运营赚取利润。事实上,贾跃亭与冯鑫做出了相同的战略判断。
暴风一季度报透露,集团同期实现网络付费服务收入2637.37万元,同比增长128%,VIP付费用户数稳步增长。PC端、无线端的客户留存率得到显著提升。
但如果以行业排名第一的乐视作为参照,暴风电视与其存在的差距巨大。乐视2016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乐视网会员付费业务收入实现27.09亿元,这其中的主要贡献者是乐视超级电视。乐视曾对外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大屏生态已经达到千万级用户,其中乐视超级电视会员占比91%,96%的同步院线用户同时也是其超级影视会员。
至于暴风,去年全年的网络付费服务收入则为7810.4万元,去年年底公司高管曾对外透露称其暴风TV用户已达100万。与行业领先者的差距显而易见,暴风能否后来者居上,搭建出一个类似乐视的生态,将主要取决于能否持续提供优质独特的内容来吸引会员购买。
从现有状况看,暴风在IP和内容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处于劣势。虽然已与爱奇艺、奥飞动漫等内容提供商合作,并拥有中超联赛、CBA联赛部分版权,但在“版权决定谁赢入口”之战中,仅拥有上述资源想取得胜利自然被“高估”了。 内容上的弱势,或将影响未来生态布局
暴风在版权购买和内容获取上的谨慎与暴风集团掌舵人的观念以及集团的资金链状况相关。冯鑫曾对外表示,希望通过不买版权、不自制内容,拥抱“信息流”来抄近道。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作为互联网电视业务基础的内容优势缺乏,将影响整个生态的布局。
作为曾经开发出国内装机必备软件——暴风影音播放器的暴风科技,在2009年用户超过2200万,且累计帮助过1.5亿中国互联网用户观看视频。但在视频领域占据先发优势的暴风,却未能在PC端向手机端转移时抓住机遇。
在整个行业PC时代向手机移动端迁移过程中,BAT凭借丰沛的现金流和之前完善的产业布局开始迅速抢夺视频平台及资源,优酷土豆、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在巨头的扶持下逐渐站稳脚根。根据易观提供的数据,2016年,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优酷土豆的广告市场份额差异不大,基本都在20%左右,而暴风仅占领了1.3%的市场份额。
巨头们一入场就不惜挥斥重金购买内容,包括体育IP、影视剧以及成立影视公司等。而乐视则在版权价格飙升之前囤积了海量内容版权。根据2012年的数据,乐视在当时拥有50000多集电视剧、4000多部电影,拿到了国内约70%的热门电影、电视剧的独家网络版权。但即便是早已开始行动的乐视,也竞争不过有大资本撑台的后生小辈,乐视近年接连失去亚冠等系列版权即是其中一个案例。
对于迟迟未加入版权争夺战的暴风而言,想要获取优质版权就变得更加艰难。但如果没有优质内容的支撑,互联网电视后续难以取得理想的收入,而此前因低价销售硬件出现的亏损也无法填平。
暴风在内容上的短板从其被搅入更多的版权官司中足以一叶知秋。根据暴风集团招股书显示,暴风科技自2011年起至招股书签署日,涉诉案件174起,尚未结案的仍有22起,多为版权官司。根据2016年年报,公司2016年涉及侵犯版权的诉讼共4起。
其中,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该公司未经许可,在暴风网站上播放《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前六期节目。今年5月18日,北京法院网发布消息认定暴风侵权,被判赔偿606万元。而年报中涉及的另一起诉讼——央视国际因认为“暴风影音”未经允许网络实时直播“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