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发展史:从奢侈品到走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家庭生活用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电视机的更新换代不仅是经济前行的映照,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忆。1958年,我国诞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此后60年,从“大脑袋”电视到平板电视、液晶电视以及近年来的智能电视,电视机已从最开始的“稀罕物”走入寻常百姓家,电视机的变迁史也折射出不同时代百姓生活的变迁故事。
电视是个“稀罕物” 彩电生产拉开序幕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项学忠老人最近正为买电视烦恼。“现在的电视品种太多了,挑花眼了”,他摆摆手说 ,“想当年在农村,能有一台黑白小电视就已经是不得了了。”上世纪70年代末,项学忠家成为了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槽村第二户拥有电视机的人家,直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电视的牌子和尺寸——一台12寸的三洋牌黑白电视机。
虽然当时由于技术原因,电视的播放效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有时甚至会很差,既没有声音(或是一片嘈杂的声音),也没有图像,但是只要一到晚上,项学忠家的院子里还是挤满了前来看电视的人。家里的电视给冷寂的长夜增添了许多温暖,虽然只有一个中央台,村里人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而这时距离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已经过去了20年。由于过去我国一直没有电视广播,为了向国外看齐,1957年,我国决定开发自己的电视广播事业。当时的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广播器材厂,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了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国营天津无线电厂成立了专门课题组。
1958年3月17日晚,我国电视中心在北京市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实验大厅里摆放着苏联和我国的电视样机。晚上7点,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荧屏上清晰地出现了广播员的图像并伴随着洪亮的声音。样机试用考核百分之百通过,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了。
随后数年时间内,我国完成了从黑白到彩色电视的质变飞跃。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天津无线电厂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1978年,我国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并将生产重任托给当时的上海电视机厂。1982年10月,这条生产线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
走入寻常百姓家 国产彩电展露头角
随着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电视机也慢慢普及,不再是“奢侈品”。有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1987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而项学忠家的黑白小电视也很快被一台熊猫牌彩电替代。与此同时,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够买了电视,再也不用挤到院子里看别人家的电视了。电视上的节目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红楼梦》等一批精品电视剧集在当时掀起了热潮,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成为了除夕夜的视听盛宴。
据电视机工业博物馆的资料显示,由于国产彩电企业引进的生产线在技术上仍然比较落后,其所生产出来的电视机在技术、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进口彩电相比。在大量进口彩电的冲击下,国产电视品牌日子难过。
为了冲破外资品牌充斥中国彩电市场的局面,1989年10月,我国出台了相应的彩电市场价格政策。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由市场掌舵,企业首次取得了产品营销的主动权。此外,价格优势使国产品牌抢回了失去的市场,并使彩电在中国迅速普及。不久,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接近100%,农村的彩电拥有量也已经达到了32.5%。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消费不断升级,上世纪80年代的“老三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已经被“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取代,彩电一跃成为“新三件”之首。项学忠也在此时为新婚的女儿陪嫁了一台崭新的牡丹牌彩电。
相比之前电视机“凭票供应”且价格昂贵的局面,进入90年代中期后,中国彩电业的格局因价格战发生巨变。1996年,国产彩电销售额首次超过进口彩电。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比逐渐由以前的2∶8变成了8∶2。1998年,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随后,康佳、TCL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创维、TCL、康佳、长虹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竞争意识强的彩电企业进入大发展时期。电视机开始真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由于显像管电视体积比较大,项学忠戏称其为“大屁股”电视,这台“大屁股”电视也陪伴了项学忠和家人将近15年的时间。
行业竞争更激烈 技术创新获取优势
由于国内电视机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21世纪初,我国彩电业的处境较为艰难,主要的彩电企业经营业绩都出现了下滑。据赛迪咨询顾问公司的数据,2000年,彩电价格平均下降了15.6%,2001年则下降了18%,同时,彩电全行业保持着500万台以上的平均库存水平,占用流动资金80多亿元。在此情况下,企业更将倾向于借产品技术创新获取竞争优势。
液晶电视开始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2001年10月,康佳集团推出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液晶显示器LC1520,这意味着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液晶显示器诞生;同年,创维投产了中国第一条液晶背投生产线;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出突破22寸的大屏幕液晶电视。
与此同时,传统显像管电视和背投电视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从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传统显像管彩电,开始成为主流产品。2005年,项学忠一家从平房搬入楼房,项学忠家的“大屁股”电视也终于光荣“退休”,接替它“岗位”的是一台平板液晶电视,陪着小孙子看动画成为了项学忠的“功课”。
此后,电视屏幕经历了从“凸面”到“平板”再到“曲面”,电视机步入了又一个“新时代”。近年来,国家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政策密集出台,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也让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与此同时,非彩电企业也开始逐步进入这个领域,2013年前后,乐视、小米等企业以极低价格的产品敲开了互联网电视市场的大门。据小米财报显示,小米智能电视的全球销量于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超过350%。
近年来,随着彩电技术水平的更新换代,大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彩电行业跨过“单品智能”阶段之后,开始与AI、IoT产业紧密融合。“随着智能电视逐渐取代传统电视,用户对内容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靠电视硬件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电视企业想盈利就要找到更多的附加值,如增加内容服务和系统构建服务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产业观察人士梁振鹏表示,彩电企业向AI×IoT转型已经开始,而且是大势所趋。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为民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我国生产彩电1.6亿台,占据全球70%以上的份额。在屏幕制造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今年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彩电屏幕制造基地。我国电视在智能化、超高清化、大尺寸化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彩电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今年被看作是8K时代的元年,也是5G时代的起点。彩电行业作为发展历史较为长久的领域,希望能够借力5G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彩电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分辨率正在不断提升,相关产业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特别是通讯网络技术,为超高清分辨率视频节目提供了广泛的支持,而即将崛起的5G技术,被视为是8K超高清分辨率的“标配”。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表示,中国电视市场的下一个机会点是8K,随着5G时代的来临,解决了链接、传输的问题,同样解决了物与物的连接问题。8K也并不仅仅是对4K清晰度的升级,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视频行业终极挑战。目前市场发布的8K新品明显增多,未来企业在集体规划和推力下很快能打开国内8K市场局面。
而如今,项学忠又看家里的电视“不顺眼”了。“曾孙子马上上小学了,现在天天说要在电视上玩游戏,我也不懂啥意思,来商场转转。没想到现在的电视种类这么多,售货员介绍我也听不懂了。”
项学忠家的故事或许正是电视变迁过程中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这几十年是电视产品自我淘汰和电视产业链不断完善的历史,也是老百姓通过电视了解全世界、中国向全世界展示辉煌蜕变的历史,如今的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彩电技术潮流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