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289万台
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快报(China TV Market Brand Sell in Monthly Express)》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达到289万台,同比下降3.0%,环比增长17.0%。截至5月底,整体电视市场的累计出货量为1380万台,同比下跌3.2%。
连续13个月中国电视市场品牌出货月度走势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万台,%
今年以来,除了开年的1月份出货量同比增长之外,其余四个月均为下降;终端零售市场亦保持了与出货市场同样的节奏。针对中国618消费大促,产业链上下游保持了谨慎偏悲观的预期。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618大促”前两周(2024年5月20日-6月2日),中国电视市场线上公开零售渠道(不含抖快等内容电商)的零售量和零售额较去年同期皆大幅下降,降幅在20%以上,销额降幅小于销量,零售均价达到3751元,平均尺寸站上了70英寸。
继续看电视出货市场,2024年5月,中国电视市场前7大传统主力品牌,即海信、TCL、小米、创维、长虹、康佳、海尔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260.5万台,同比下降3.7%,环比增长16.6%,合并市占率达到90.1%。
5月有四个品牌的出货量超过50万台,这TOP4品牌的出货总量为225万台,同比下降5.1%,环比增长19.4%,合并市占率达到77.9%,环比提升1.5个百分点。
海信、TCL和创维三大传统主力品牌(含子品牌)在5月共出货170万台,同比小幅下降1.2%,合并市占58.8%。其中,海信以接近60万台的物量位居当月出货量第一;TCL以3.6%的同比涨幅位居TOP4中第一,且在过去的5个月同比变化相对稳定。
小米(含红米)5月出货量约为5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19.0%,环比进一步上升了0.8个百分点。小米电视今年的策略明确,即是持续做巨屏/大屏电视的普及,同时不断提升Mini LED等中高端产品占比。
排在TOP4之后的长虹、康佳和海尔三个品牌在5月的合并出货量约为36万台,主要受长虹拉动,同环比均有增长;合并市占率仅有12.3%,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
华为5月的出货量超10万台。在策略调整之后,华为产品集中,且更聚焦中高阶以及大尺寸产品销售,随着线下体验店电视销售的提升,整体业绩有显著改善。
外资四大品牌索尼、三星、夏普和飞利浦在5月的出货总量约为12万台,同比下降17.2%。在618大促备货带动下,当月的12万台已成为今年以来的最高点,但1-5月的累计出货量还不足50万台,同比大幅下降17.7%,市占率仅有3.4%,较去年同期下滑0.6个百分点。
中国市场“618大促”已于5月20日现货开卖,相较于2023年,有时间上的差异,也有预售与现货销售机制上的差异。大促第一周,线上整体销量同比实现了50%左右的增幅,但单一周度数据并不能说明市场真实现状;第二周,天猫和京东等主要渠道“开门红”销售量同比骤降超过50%。两周数据如此剧烈波动也体现出“玩法”差异的影响,而两周累计零售量同比降幅超过20%,也印证了市场需求的低迷。整体来看,到6月18日的全时段范围,电视销售堪忧。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618期间,100英寸超大板价格卷出新高度,多个品牌打出8599元的超低价,同时海信旗下Vidda的100英寸新品电视以7999元登陆市场。
今年1-5月累计来看,100英寸电视销量较去年同期已经实现翻倍增长。上游面板端的供应丰富,品牌厂商对大尺寸坚定的推广态度,以及“以价换量”的销售方式,共同支撑了超大板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根据洛图科技(RUNTO)监测的5月20日-6月2日线上数据,55、65、75和85英寸四大尺寸合并零售量的市场份额达到77.7%,其中75和85英寸两大尺寸的合并零售量份额达到42.6%,已经超越55和65英寸的35.1%;并且,75英寸成为线上第一尺寸,市场销量份额高达27.3%。
在一个家庭如果只买一台电视的条件下,选择更大的尺寸,意味着更高的产品单价。大尺寸及超大板电视在弱势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