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电视剧情节定律:主人公不会很花心 小三肯定被撵走
事实上,就国产剧而言,基本是符合以下几个定律的,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国产剧在拍摄之前和播出之前,剧本和成片都需要接受审查,审查合格之后颁发拍摄许可证和播出许可证,审查小组对于一部电视剧能否拍摄播出握有“生杀大权”。而审查小组都有一套筛选机制,这机制里暗含了九大情节要求。归根结底就是要求电视剧跟随党的领导,不能反社会反道德,所以电视剧里也就不可能出现小三上位,获得幸福,主人公花心还抱得美人归,这类情节。
1、主人公不能太花心,小三不能有幸福
法规依据解读:《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第五条第(九)条规定电视剧不得载有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内容;虽然在现行的电视剧中依然不乏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出现,例如“小三”,但此类人物通常会以反面教材做负面形象处理,即使要正面处理“小三”,那也通常会加上因为男方欺骗而不知情“被小三”或者女方幡然醒悟自爱自强的情节,而电视剧男女主人公更是一定要三观正确。
案例:
由六六编剧、海清(微博)张嘉译吴秀波(微博)等主演的电视剧《心术》,剧中吴秀波的戏份并不少于张嘉译,但由于吴秀波剧中的角色是个“花心大少”, 有过多的性伴侣,因此剧中高大上的张嘉译做了男一、戏份最多的吴秀波反而被定位为男二号。
2001年一部《让爱做主》中,徐静蕾塑造了一位为真爱勇往直前 的“小三”形象,引发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此后但凡涉及到小三的大都做负面形象处理,成为反面教材。例如刚热播的《咱们结婚吧》中的小三最终就以流产并给正妻道歉为终。
2、80后未婚生子情节一律绕道
法规依据解读:《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第五条第(十一)条规定电视剧不得载有违反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内容。根据《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普遍情况下80后只能有一个孩子、有准生证才能生育孩子,私生子更是违反法律规定。
案例:
2013年电视剧《未婚妻》的女主角便是未婚生子,导致这部剧迟迟无法通过审查。最终,这部剧在删改部分情节的基础上,在湖南卫视第一周播剧场播出(非黄金档)。
一般以“单身妈妈”为题材的电视剧不易大幅修改的情况下也只能不进入黄金档或登陆地面频道求播出。同样的“未婚生子”情节,《小爸爸》则选择了巧妙的规避办法:文章饰演的于果在美国与一个白富美相恋(非一夜情),白富美在于果不知情的情况下生下夏天(朱佳煜饰),夏天长大后来到中国找爸爸,从而规避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有犯罪就必须有警察,自杀情节不能是社会原因
法规依据解读:《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电视剧不得载有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内容;由此引发出的片方心照不宣的“自查条款”有很多,比如主人公要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不能表现细致的犯罪手法,有犯罪行为必须要有绳之以法的情节,要正面表现人民警察等特殊职业的形象,不能细致描绘社会的阴暗面。
案例:
电视剧《千山暮雪》改编自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说,小说中涉及强暴、禁锢等诸多非法桥段,但最终是男女主角相爱化解冤仇。在电视剧中,即使作为受害者的女主角原谅了男主角,但男主角莫绍谦(刘恺威(微博)饰)也最终为违法付出了代价,进入了监牢——实际上,常见的商战剧中涉及违法的桥段如绑架等,在国产剧中都必须由警察出面解决,不能进行私下交易。
一般来说在电视剧中表现自杀情节都要慎重,10几年前《还珠格格》中小燕子“上吊”情节致儿童效仿就引发舆论热议。在某现实题材电视剧中有一段涉及到“农民工讨薪不成而自杀”的情节就被责令整改,后来电视剧改为派出所民警出面劝阻才得以播出。
某部贪腐剧制作人就曾表示收到审查小组修改意见,“一集不能死太多人,自杀情节要慎重,要是个人原因,不可以是社会逼迫”。
4、主人公政治立场要正确,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法规依据解读:影视公司效仿成功案例。
案例:
匪我思存小说《来不及说我爱你》,讲述的是一代军阀与名门闺秀尹静琬的爱情故事。在改编为电视剧的过程中,则将军阀慕容沣的后半生改编为参加抗日,以完成主要人物立场正确的隐形规定——即便如此,在越来越严格的管理下,《来不及说我爱你》也无法再度上星播出。
在很多以黑帮人物、家族少爷等为主人公的民国电视剧无一例外最终都会让主人公走向抗日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结局。
5、拒绝鬼魂,“异能”人士只存在于儿童剧
法规依据解读:《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第五条第(五)条规定电视剧不得宣传邪教、迷信等。根据一系列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之后大致可以给各种“非人类”生物划清界限:鬼魂是封建迷信,妖魔仙是神话,如果凡人成仙不能描绘成仙的过程,但可以描绘成仙后的善举。“外星人”之类的“异能”元素目前只存在于儿童剧中。
案例:
影视作品中不能出现鬼已经成为制作方和观众都皆知的共识,所有上映的有“鬼魂”元素的悬疑恐怖片要么是人为阴谋要么是心理幻觉——这已经是大多数片方被审查“逼”出来的普遍处理结果。《聊斋》中原本是鬼魂的“聂小倩”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都无一例外变成了妖精。
国产电视剧中很少有能纯粹探讨科幻题材的电视剧,即使有各种玄幻元素都在古装剧以仙魔身份出现。例如讲述了未来时空,穿越古今的电视剧《魔幻手机》则以儿童剧过审,避免了审查上的雷区。电视剧《家有外星人》中也有一对外星人母女,但其超能力被弱化,该剧成为只是贴上”外星人”符号的《家有儿女》。
6、校园内不能有早恋,不能有暴力
法规依据解读:《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第五条第(十)条规定电视剧不得出现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普遍社会舆论认为学生在校园里谈恋爱会耽误学业,因此电视剧中几乎是严禁表现中小学生早恋的情节,而校园暴力直接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更是表现的禁区。
案例:
2003年,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在内地播出收视率影响巨大,但诸多媒体发表评论称该作品鼓吹“拜金主义”、“校园暴力”等,被认为“容易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导致内地被禁播。
改编自《流星花园》的《一起去看流星雨》同样讲述校园恋情,就把原本的高中校园换成了国内教育序列中并不存在的“预备学校”,从而规避审查,其中的校园暴力情节也被弱化为搞笑情节。
实际上以校园为题材的电视剧可表现的范围逐渐缩小,目前校园剧已经慢慢稀落成为创作红色地带。
7、政治剧贪腐剧一律不用真实地名
法规依据解读:影视制作公司效仿成功案例。
案例:
六六的话题之作《蜗居》,设计了宋思明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贪官,而他所在的区域是中国版图上无法找到的“江州”——即便如此,《蜗居》也成为为数极少的总局禁播之作。
电影也同理,《私人定制》第二个故事讽刺权力欲望,特意为范伟设计了行政序列中并不存在的“镇级市”。实际上政治类题材都是中国影视公司的拍摄禁区,基本上大家都会自觉规避此类题材,即使在2000年左右政策较为宽松的时候所出现的一系列政治剧都没有一个是用真实地名真实环境叙述的。
8、不得篡改戏说经典历史人物和故事
法规依据解读:根据相似题材案例修改意见,影视公司自我总结。
案例:
由于正编剧并担纲制作人的电视剧《王的女人》,本是楚汉相争的故事。由于电视剧对传统的人物关系进行了较大的颠覆——吕雉与项羽真心相爱,虞姬变成了处心积虑拆散这两人的“第三者”,审查时也被提出了大量意见。最终,这部剧进行修正,变成了架空历史神话传说中薛、蜀、陈三国争霸的故事,霸王项羽叫云狂,吕雉叫吕乐,刘邦叫海天,虞姬叫于妙戈,才得以播放。
9、不能美化犯罪分子和已有定论的反面人物的形象
法规依据解读:根据相似题材案例修改意见,影视公司自我总结。
案例:
由刘江导演、黄海波(微博)主演的《乱世三义》是一部年代传奇剧。实际上,剧中黄海波饰演的唐子义身上有着张作霖的影子,但由于张作霖在中共党史中被定位为反动军阀、不能以正面形象表现,因此这部剧中唐子义前半生基本上借用了张作霖的发家史;张作霖“东北王”阶段的故事则安排在吴玉湘身上;张作霖一代枭雄的风范则有一部分被赋予给了索智义。
写在最后,
虽然这些审查规则让我们的电视剧形成了固定情节,但是这些审查确实也规避了许多社会问题,消除会让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毕竟大家都知道电视剧虽然以社会为原型但终归是编造出来的情节,大家也就是图个乐。审查制度让一些故意打擦边球的电视剧不得不寻求其他出路,而真正好的剧本即使应审查要求进行了改编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下热播的电视剧都可以在智能电视上观看了。
通过当贝市场可以下载喜欢的点播平台,不落下任何一部好的电视剧。开启追剧模式吧,当贝市场下载地址:www.dang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