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节即将开幕 “三体”成为电视的未来

科讯广电网 佚名 2015-06-03 11:30



  新一届上海电视节即将举办,随着整个市场制播分离的推进,大型节目示范效应下节目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今年上海电视节在“综艺”或者说“节目”方面明显比较侧重,比如联合世熙传媒创立首届“中国模式日”。

  对此,记者采访了世熙传媒董事长兼总裁刘熙晨,对我国制播分离及电视业市场化发展进行梳理。同时,记者还与世熙传媒副总裁程十卉聊到了马上就要推出的“中国模式日”。

电视的未来:将围绕电视、新媒体、制作公司三大主体展开

  电视台最大的竞争对手无疑是新媒体。

  “回顾媒体的更新换代,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当新媒体出现的时候,吸引的是技术和市场人才,但最后一定会由做内容的人来控制新媒体,”刘熙晨指出,“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报纸广播人才进入电视台,电视台才有了自己的优质内容。互联网出现后,人才开始从传统媒体里出来。这是媒体发展的铁律,也是内容生产的铁律。”

  “从媒体产品的发展规律看,互联网内容和电视产品并没有质的区别,它们都是视听产品,技术形态上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出现了多个终端。这种情况下,电视台和新媒体的竞争更加复杂胶着。最好的办法也不是互联网自己做节目,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养人做节目’的时代已经过去。”

  刘熙晨相信,电视行业的未来将围绕电视、新媒体、制作公司这三大主体展开,电视台必须通过融合新技术新媒体,开发盈利模式,增加盈利手段;互联网也不需要走电视的老路。最好让制播分离的双方都受益,也让观众受益。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制作公司刚刚起步,市场也才刚刚打开。

  目前环境下,观众既会看到尚未开拍就已经获得千万冠名的节目,也有开播数周仍在“裸奔”的节目。为什么电视节目会有这样迥异的命运?“广告运营的困难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在新旧媒体交替的过程中,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的道路。”刘熙晨说。

  “任何企业过分依赖一种盈利模式都是有风险的。电视台由于广告经营一枝独秀,一旦广告出现问题,就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当然,把广告运营压力放在制作公司身上也是有问题的。制作公司的长处是制作节目,运营广告虽然能够催生公司的产业链建立,但做起来比较吃力。就像前面说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必过分要求内容公司做运营,电视台应该尝试做好广告运营、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广告公司开始做节目了,结果却不容乐观。因为节目的规律、内容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绝不是任何一个公司短期内可掌握的。广告公司做节目,和节目公司做广告,这些现象都不正常。但是在过渡阶段,这种起起伏伏又是正常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模式是什么

  模式是什么?刘熙晨解释道,模式是一种先进的节目制作方法,建立在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之上,而工业化生产建立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上。中国电视行业目前的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这种情况下很难创造自己的模式。

  他说:“世熙传媒从2005年开始引进模式到现在已经10年。当模式引进的概念进入中国市场,电视台才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然后发现光靠自己无法完成模式制作,就需要在社会上寻找合作,这是第一大推动力。进入中国的模式越多,越需要这样的团队,社会公司就逐渐发展起来了。所以可以说,模式引进从客观上推动了制播分离,推动了内容生产的市场化进程。”

  “模式体现了一个节目的科学性、完整性、可复制性。我们对这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变化。”程十卉表示,“中国的模式市场会越来越多样和分众。国内的从业者从以前单纯的引进模式到现在开始原创模式的探索,大家会切身感受到模式是一个视频内容的产品,是非常有形的东西,是可以进行全球化交易的。全球的视频内容版权市场其实就交易两种东西,一种是包括纪录片、动漫、电视剧在内的成品版权;还有一种是模式版权,这也是国内较为忽略的市场,我们大多数时候扮演的还是买家的角色。”

  去年底参加亚洲电视节时,刘熙晨曾总结了中国模式市场的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06年到2009年,只有湖南卫视一家电视台引进模式,走在了引进国际模式的前沿;第二阶段是2010年至2011年,《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和《中国梦想秀》陆续开播,引进模式在内容上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第三阶段,2012年《中国好声音》出现,节目模式在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与电视台进行投入对赌和广告利润分成,在合作机制方面形成突破;第四阶段从2013年开始,《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节目的引进,以及三大国际选秀节目《X元素》(X Factor)、《美国偶像》(AmericanIdol)、《好声音》(TheVoice)全部进入中国市场,说明中国电视真正开始把引进模式作为提高制作水平、进行节目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方式。

  刘熙晨补充说:“接下来,我们寄望于中国电视市场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对市场化和制播分离进行保障,真正让投资主体承担风险。”

  “美国推行制播分离30多年,英国近50年,这两个国家都有法律法规要求电视台黄金档必须要播出制作公司的节目。让市场主体承担真正的投资风险,平台做好自己的功能,择优播出内容,最后得益的是观众。如果我国管理部门从法律层面对制播分离、市场化进行保证,大家就能做出更好的节目,真正提高创意和制作水平。”
 
为何创办中国模式日
 
  由世熙传媒和上海电视节联合主办,传媒家作为支持机构全程参与的“中国模式日”将于6月7日-8日在上海举行。

  1999年蒙特卡罗电视节开创了第一个电视节目模式市场;2001年,戛纳成立了第一个欧洲电视节目版权协会;2006年,戛纳电视节创建了MIPFORMATS论坛。相关统计显示,2006年-2008年,世界上445个原版电视节目模式进行了国际授权,交易额达93亿欧元。2014年国际节目模式交易额近40亿欧元。越来越多人想要在模式市场里分一杯羹。
 
  中国电视从业者基数很大,庞大的市场需要新的理念、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推动。虽然每年去戛纳参展的中国代表团越来越多,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中国市场迫切需要自己的国际模式活动。
 
  据程十卉介绍,“中国模式日”从嘉宾邀约、内容策划、场地选择、论坛数量、会场安排等方面都是按国际标准来组织的。国际行业专家积极响应活动邀约;国内除了一线平台,很多地方频道也表现出了参与国际对话的意愿。同时,这次活动还设有新媒体、广告和投融资等不同议题板块。
 
  当然,首届活动的筹备和组织也经历了不少挑战。与上海电视节确定合作后,因嘉宾邀约人数多、范围广、筹备期短,导致运营难度很大。刘熙晨直陈:“活动投入近400万,但即使亏损,也是有价值的。过往经验证明,节目模式给中国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变;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帮助更多同行提高模式理念,让中国电视更快进入创新模式的阶段。”
 
  对于“中国模式日”可能面对的竞争和争议,刘熙晨表示:“我们更看重规范、高水平、有国际规则的竞争。必须站在更大格局上,站在推进电视市场化的制高点上看待这些活动,而不仅是通过论坛赚钱。提升市场化水平、加速市场化进程、加快建立工业化生产流程、加快中国原创模式的步伐不能只靠几个公司,而要靠整个业界。只有这样,中国电视市场才能蓬勃发展。”

下一篇
苹果今天更新了 Apple TV,加入全新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频道,新频道让 Apple TV 机顶盒用户可以观看国家地理节目和内容。…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