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围绕OTT互联网电视行业的讨论乃至争议很多,有人认为吆喝声大但不挣钱的行业长久不了,或许大势已去。但在这个客厅电视追求互动、智能、运营的时代,有线电视都还能死去活来,为什么OTT不能?
数据已经为上面的问题做了一次解答:据勾正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Q1季度,智能电视保有量2.1亿台,激活量1.6亿台,月到达率91%,用户日均使用时长311分钟,其中重度用户占比42.7%。可见,OTT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也在提高。
另一方面,广告主也用行动做了支撑: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诸如宝马、奔驰、奥迪、联合利华、宝洁和蒙牛等业界知名广告主,都尝试将OTT智能电视纳入广告投放的新媒介标配。
也就是说,这是一笔大有可为的生意,但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彻底摆脱愁云惨淡的商业模式的基础之上。所以,2018年的OTT行业洗牌还在继续,而携手共进似乎已成为必经之路。
今年初,酷开提出了未来三年打造亿级终端俱乐部的战略目标,着手搭建OTT大屏家庭共享平台。6月初,风行也主办了一场聚集全产业链的OTT行业峰会,发布了FUNUI4.0系统,也发起了FUN OTT Cycle运营联盟。它们不约而同都在呼吁产业“合纵联营”,但风行不是酷开,酷开也不是风行,虽然都在追求共赢,但其实路径并不完全相同。
今天先说风行。
重新审视风行
从一个PC端的视频网站起家,到大屏端的专业运营服务商,风行经历了14年。这14年间,先后诞生了风行网、风行OTT、风行电视、风行FUNUI电视系统,以及专注短视频的风行美盏。
从PC视频应用这片红海杀出来,不断延伸新业务,直至搭建产业生态,风行经历的这些领域,既有丛林游击战,也有平原大决战。战场不一样、打法不一样,但每个战场的战况都异常激烈,每个战场都是九死一生。这些战场虽然都没有脱离视频这个圈儿,但靠左手倒右手也是完成不了的。背后的辛酸与惊险,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过去一年,“互联网下半场”一说流行起来,这个下半场适用于整个互联网领域,当然也包含OTT。用户红利期差不多到头了,无论是谁,想通过大规模用户增长来实现公司成长都越来越难,这是从业者的魔咒。所以OTT战场又出现了新的打法,从争夺用户数到争夺用户停留时长,深度挖掘用户价值。
最开始,当OTT从业者都以硬件作为切入点的时候,只是在争夺用户数;后来大家做内容,开始争夺时间和收入;再后来做智能操作系统,开始争夺用户停留时长;直到有人做运营平台,这场本来是争夺人的比赛,彻底变成了争夺时间的淘汰赛。
毫无疑问,风行就在这条赛道上。
表面上看风行在四处出击,其实它的战略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只有把用户的需求点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对用户的深度挖掘,尽可能占有用户更多的时长。否则,“让每个人都享受高品质的视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
作为OTT行业重要玩家之一,在兆驰和百视通等战略股东的支持下,风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横跨内容、终端、平台等领域。风行电视+百视通OTT内容+FUNUI系统+OTT广告和增值运营,是目前风行的四大业务板块,也是风行的四个角色定位:OTT终端品牌商、OTT内容服务商、OTT系统服务商、OTT商业运营服务商。每个角色之间都相辅相成,每一块业务都是下一块业务的起点,反过来新业务又反哺原有业务,进而实现生态运营,最终实现延长用户停留时长的目的,从而得以进一步挖掘商业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拥有多重身份的风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度,通过“行业能力+开放发展”并行,风行已逐渐形成基于伙伴联运的独特“风行OTT模式”。风行在OTT用户红利期已过的背景下,以一个多元的综合平台服务商的自我定位,提出了“有序而充分的价值流动”、“闭环与开放”等新思路。而这些新思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解决当前OTT遭遇的部分困境。
所以,现在不应该再把风行简单地看做“互联网电视品牌厂商”,跳出来看风行,特别是看它的进化路径和当前的杀手锏,更有意义。
风行的杀手锏
近日,《中国视频消费用户体验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根据uVES模型和算法对中国视频用户视频体验进行了综合评分,其中有线电视uVES综合得分2.98分,IPTV uVES综合得分3.08分,移动视频uVES综合得分2.80分,而OTT TV uVES综合得分仅2.19分,排名垫底。视频源质量、交互体验、观看体验是决定用户视频体验提升的关键因素,显然对于当前的OTT行业而言,这是亟待自我完善的重点。有意思的是,风行的杀手锏与之不谋而合。
作为在视频圈儿内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之久的风行而言,其在视频服务方面的积淀已经是长到骨子里。与此同时,又有对技术的的长期投入和储备,如今又积极强化四大业务板块,这等于是把风行过往的核心优势,根据新的时代趋势、商业趋势再次重组,做到优势效能的最大化。
那么,风行的杀手锏究竟是什么?
首先是FUNUI系统。
风行互联网电视系统FUNUI是基于风行大屏产品深度定制的强互联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以AI智能技术为核心,融合大数据、机器深度学习、P2P技术、云服务、智能语音等多领域技术成果,通过视频云服务系统、智能桌面系统FunMe、智能语音系统FunEcho、无缝蓝牙连接系统、多屏互动系统FunSmartView以及一键智能优化系统,实现网络视频点播、应用下载安装、手机电视互联互通、家庭云共享等多种功能,创新桌面场景新交互模式,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简单、更极致的人性化体验。
凭借风行13年的技术积累,FUNUI系统目前已拥有100多个子系统,其智能化程度、平台化对接能力,均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今年6月,FUNUI系统升级到4.0版本,该版本开发了基于老人模式、少儿模式和成人模式的三大桌面,每个桌面都根据不同的用户群进行行为把握,并通过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应对最大效能地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开放不仅是内容维度、数据维度、广告维度,也包括渠道维度和终端维度。风行在通过这种开放合作来实现“合纵联营”的战略愿景,推动OTT产业走得更远、更快、更好。
其次是FUN OTT Cycle运营联盟。
目前播控、运营、变现这三个重要的因素构建了风行有序的闭环,然而光有闭环肯定不够。就如苹果公司一样,内核是封闭的,但外部应该开放,这在风行的OTT生意里同样适用,只有开放才能够加速价值流动。
于是风行搭建了一个连接器,这个被命名为FUN OTT Cycle的业务平台,以产品技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广告运营、增值运营、数据运营、综合服务等平台级运营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闭环能力,在百视通播控的管控下,形成完整的消费者内容体验与广告主营销服务。
显然,风行不可能、也没必要在这些领域选择单干。将闭环能力开放出来,把内容厂商、渠道厂商聚在一起,既触达到了各环节,也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连接”。
在此模式下,风行以百视通为管理中枢,形成了10大内容产品,并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触达了1000万台可运营的终端数,这无疑也为OTT运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当前,无论是用户、行业,还是技术都处于不断变化中,而风行已不再只是作为OTT产业的参与者涉身其中,也正在扮演行业的连接器和工具箱。
在6月初,FUN OTT Cycle运营联盟成立,20余家联盟成员一起共创共享OTT新业态的长期运营价值。风行对OTT的布局,已经从自己单干进化到携手共进。
最后是双轨合一的OTT营销变现模式。
在国内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历程中,“烧钱”与“亏损”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两个关键词。而这关键词的背后,其实是OTT的商业模式之困。行业的发展,变现是绕不开的话题。目前整个OTT行业,变现最重要的三大方式是广告、会员和增值服务。而当前OTT的增值付费收入远小于广告收入,但广告的收入又与目前的OTT大屏规模不相匹配。
据奥维云网统计,2017年OTT大屏广告的规模为26亿,会员规模13亿,运营规模5亿,而预计在三年后,广告规模会增长到160亿,会员规模会增长到50亿,运营规模会增长到100亿。但这块大蛋糕的成长,需要行业各环节的配合。
而风行在广告上,具备完整的闭环能力,可同时售卖终端的开机广告和内容的贴片广告,这也就形成了系统级和内容级“双轨合一”的广告运营模式。
另一方面,风行还是多品牌的广告运营模式,通过洞察品牌背后的人群,为广告主提供更加完善与可行的服务,实现广告产品的差异化。
事实上,风行的这一套广告营销模式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风行COO易正朝透露,今年Q1,风行的广告销售额度就完成了去年差不多一年的量,广告主也在急速增长,现在风行的合作客户已经超过100家。这个增速一方面得益于行业本身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风行作为连接器增效的作用。
作为连接器,风行一头服务于内容,一头服务于渠道,其当前的战略布局既有大环境的机遇,也有内部变革的推动。最重要的是,风行把自己“拥有什么”和“想要什么”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楚了。换句话说,就是战略定位更加清晰了,想明白了自己是谁,而又想要进化成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