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就要来了,家用投影仪的选购迎来高峰期,关于投影仪各项参数的疑问也纷至沓来,最为集中的是投影仪亮度问题:投影仪亮度为什么有CVIA、ISO、ANSI、CCB......这么多不同的单位?商品详情页上标称的投影仪亮度是怎么得来的?投影仪亮度越高越好吗?......本期内容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投影仪亮度为什么有CVIA、ISO、ANSI、CCB......这么多不同单位?
在选购投影仪时,不少朋友可能会发现,各家投影仪在标称亮度数值时,采用的亮度单位有所不同,主要有CVIA、ISO、ANSI、CCB四种不同流明亮度单位,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投影仪亮度单位的演变史。
CVIA流明:更适合中国投影仪体质的权威亮度单位
CVIA是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China Video Industry Association)的缩写。CVIA流明,是目前中国家用投影仪市场公认的亮度单位,也是主流投影仪厂商目前通用的亮度单位。
2023年,作为家用投影赛道的头部品牌,当贝联合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和各大品牌共同发起发起“CVIA流明亮度标准”。在当贝全系投影产品正式启用最新“CVIA流明亮度标准”后,主流投影仪厂商纷纷将亮度单位更换为“CVIA流明”。
需要注意的是,CVIA流明亮度单位的应用,不仅是对当时投影仪亮度乱象的权威干预,也是家用投影行业进入规范化阶段的重要标志。
ANSI流明:红极一时的美国标准
ANSI流明是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测量投影机光通量的方法,通过一定条件下测量九个点的平均亮度而得出,在CVIA流明未推出前,ANSI流明是投影仪表示光通量的国际标准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着国内的投影仪市场。
不过,在测试环境和产品规范等方面,ANSI流明更适用于传统灯泡机,并不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投影仪产品。如CVIA流明规定了投影仪测试色温要在6000K-18000K,这也是更符合亚洲人的观影色温,而ANSI流明并没有对色温作出标准。
ISO流明:日本厂商协会提出的亮度标准
ISO的中文名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流明则起源于日本。随着日本投影机品牌销量在全球,特别是中国的增加,日本在2006年成立了投影机厂商协会,一致要求采用了“ISO”标准来进行新的标定,从而诞生了“ISO”标准。
ISO流明在进行亮度测试时需要关注多个方面,包括投影仪光源的功率、噪音以及对亮度的影响等等。其次,在测算过程中,不仅对测量画面大小有规定,更是要考虑投影仪的投射距离与投射过程中的损耗,因此ISO流明的亮度测量相对困难。
CCB流明:企业自定,适用范围小
CCB流明则为企业自定的亮度标准。标准包含了对投影画面色温、色准和画面均匀度等指标的控制,规定测试的色温为D65色温,红、绿、蓝三原色色点为Rec709色点,同时对画面平均亮度采用十三点测试方法。该标准提出的各项检测条件尚未通过权威认证,仅适用于单个品牌的产品。并且,CCB流明亮度标准推出后未公开详细的测算方法和标准细则,测试方法是否规范,目前尚待考量。
投影仪标称亮度是怎么测出来的?
在投影仪商品详情页里,我们经常会在很显眼的位置看到产品的亮度数值,那么,各厂商标称的亮度数值是怎么测出来的?为什么有些投影仪亮度标称很高,实际观看效果却很差?
首先,现行最为权威、普适性最高的CVIA流明亮度标准,已经对投影仪亮度测试方法,包括机器状态、测试环境、量产机规范......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这一标准进行亮度测试的厂商,亮度标称是准确客观的。
不过,任何标准都存在“防君子不防小人”的bug,如果厂商处心积虑想要拉高投影仪亮度,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这就导致部分投影仪厂商将精力放在了“钻漏洞”上。
从测试方法上找“bug”,如果想要单纯拉高投影仪亮度,有两种方式:
1. 牺牲色域提升亮度;
2. RGBY或者RGBW配色来提升白场亮度
第一种情况:显示G场的时后加入一些红,显示R场的时后加入一些绿,颜色纯度降低了导致颜色不可看,偏色严重,用户不会在这种模式下观影,但亮度提升了;(但整机功率也对应提高了)
第二种情况:可以理解成RGBY配色或者RGBW配色,亮度的主要贡献是G光或者Y光,为了提高白场亮度,刻意拉高G光的占比。这种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牺牲彩色亮度,来提高白场亮度。
技术层面的东西大家可能比较难理解,翻译过来就是:厂商通过将投影仪设置在一个根本不符合正常观看需求的状态,来保证亮度达到机器极限值,这样得来的亮度数值,确实难被定罪为“虚标”,但纯粹是应试数据,对消费者来说毫无意义。比如被媒体曝光的某品牌投影,实测亮度仅为标称亮度的一半!
这也让另一些本分守己的投影厂商为了不吃哑巴亏,不得不在详情页备注“按友商标准”的亮度数值。
图源:当贝X5S商品详情页
投影仪亮度越高越好吗?
抛开亮度标称的乱象,那么投影仪亮度,的确是越高越好吗?
实则不然。
首先,家用投影仪选购,在考察亮度数值时,需要考虑到使用场景,如果是卧室、书房,或其他光照并不强烈的空间内,投影仪亮度并不需要过高。一些适合卧室适用的轻薄款投影仪,亮度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不必一味追求高亮度。
一般来讲,超过1000CVIA流明的都算高亮投影仪,而超过2000CVIA流明的更属于高亮投影仪中的“尖子生”,即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也能提供更适宜的观看效果。
再者,选购投影并不是只看亮度这一个数值,决定投影仪画质的,还有镜头、光机等硬件的性能,以及芯片的算法是否强大。如果一个高亮度投影仪,却仅能达到720P的分辨率,或者匹配的芯片算法能力不足以支撑投影仪调教需求,那么整体观看体验也是很差的。
体验层面,决定投影仪实际体验的还有投影仪所搭载的操作系统、产品形态、接口配置等等。相较于亮度层面的单一“内卷”,以用户体验为准则的家用投影创新是更难得的。比如最近几年成为投影仪标配的“云台”,就大大改善了投影仪摆放难的痛点,也拓展了观看场景;再比如当贝今年4月刚刚发布的D6X系列新品投影,在原有投影仪形态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块6.95英寸的AI灵动屏,可以直接操控大屏,还具备很多有趣的小屏玩法,大大提升了投影仪的打开率。
如何买到最适合自己的投影仪?
有朋友肯定要问了,在亮度参数如此难以甄别的情况下,如何买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投影仪呢?
我的答案是:实践出真知。
相比实际使用体验,产品详情页的数值、商品介绍都只能作为参考。要买到最适合自己的投影仪,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际体验,“真听、真看、真感受”。
现在大多数投影仪品牌都提供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如果在两款投影仪之间反复纠结,不如把两款产品都下单买回家试试。况且,现在比较大的品牌,像当贝、极米等一般都设有线下体验店,大家也可以去那感受一下实际的观看效果。
总结:在投影仪选购时,商品标称亮度值可参考,但不宜迷信,或以此为单一依据做产品横向对比。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感受,以实际体验为导向。
相关阅读:
当贝发起国内首个投影仪行业亮度标准CVIA流明 各投影品牌已陆续启用